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拉马努金怎么死的(一个数学天才的剑桥遗恨:笔记流芳百世,自己却英年早逝)

时间:2024-02-20 22:21:50阅读:

拉马努金怎么死的(一个数学天才的剑桥遗恨:笔记流芳百世,自己却英年早逝)

天才注定不平凡保罗·科恩曾说:数学主要是由天才的革命性工作推动的。

那么,来了老弟,今天我们就讲讲拉马努金的故事。

1600年开始,英国人来到印度。在法国、荷兰、葡萄牙等一众竞争对手中,英国“脱颖而出”,最终如愿以偿,在1876年使印度成为了大英帝国的一部分。

英国人在印度,始终和印度人保持一段距离。如果有一群印度人围观一个玩蛇的人,英国人就会在侍从的保护之下,站在二楼的阳台上观看;如果有印度人挑担子、扛货物、摇木筏,英国人就会避在一边站在伞下遮阳。

在印度住久了之后,英国人乘船回国,看到船上的英国侍者竟然弯腰给他们倒茶,都能大吃一惊。

北印度人受教育程度较高,在他们眼中,南印度是个落后迷信的地区。但是有一个南印度的青年,从1912年底,开始给剑桥大学的顶尖数学家写信,附上自己数学研究结果的样本。

拉马努金这个青年叫拉马努金,做的是查账点现金的工作。在这之前,他的社会身份是“退学的失业者”,一位名教授还对他说过,没有学士学位是绝不会有成就的。

整整五年,拉马努金独立研究数学。他虽然是家里的负担,可是家人没有不鼓励他。印度这地方有容纳孤独天才的空间。

不过,从他过去读书时来往的教授,到现在他数学会会员的上司,都对他说,在印度没有人能了解他,也没有一位专家能给他足够的鼓励,所以他应该写信到剑桥或其他的学府寻求帮助。

拉马努金写信给曾任伦敦数学会主席的贝克,贝克先生没有帮他的忙;他又写信给剑桥大学纯数学的萨德勒尔讲座的教授霍布森,霍布森只说爱莫能助。

直到1913年1月16日,拉马努金写信给当时年仅35岁已经执英国数学界牛耳的哈代。

哈代这真是金风玉露般的相逢。

哈代和拉马努金可以说是处处相反。

拉马努金身材粗短,胖脸上有点稀疏的麻子;哈代线条优美,面容英俊,虽然他自己觉得自己不漂亮所以不愿意照镜子。

拉马努金友善合群,连幽默感都朴实无华;哈代的风趣却是为了遮掩自己的真意。

不过,哈代是个诚实而且绝不侵占他人成就的人,辩论会上,他会承认赞同上帝的那一队讲得好。

拉马努金是婆罗门,婆罗门在讲究种姓的印度是最高的一层;哈代出身英国最好的公立学校,但是他们家族没有出过贵族。哈代的成就甚至使局限于高层的机遇逐渐向下层渗透。

拉马努金对自己的数学才能绝对自信,可是在人际关系上又过分妥协;哈代热忱乖戾,尖锐猛烈,他的妙语连珠有感染力得不得了,兼具对别人的挑战和对自己的笃定。

哈代特有的开朗,使他竟然愿意把自己的声誉赌在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身上,换来的是与拉马努金共处的一段被他称为“生平一大乐事”的日子。

他们俩的一生都因此改变。

谁能想得到,相隔八千公里的他们两个,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天造地设而不亲密。

拉马努金给哈代的信是这样开始的:尊敬的先生:谨自我介绍如下:我是马德拉斯港务信托处的一个职员,年薪仅20英镑,23岁。哈代曾在他的一本书中讨论函数趋于无穷大有快有慢,有一处引用了素数理论中的一个公式,公式的第二项是误差项,误差项的准确阶数尚未确定。而拉马努金告诉哈代,这个误差项的准确阶数他已经确定了:我已经找到了一个公式,它非常接近真实的值,其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素数定理最早是由勒让德给出的,高斯又作出了改进,而这个印度小职员,说自己得到了一个更好的结果。

拉马努金的钓饵成功引起了哈代的注意。

哈代又在生日过后的第二天,给拉马努金写信,说对他的定理极感兴趣,但也提到“必须看到您对某些结论的证明才能适当地判断您所做的工作的价值”

哈代的信还没有寄到的时候,他为拉马努金所作的担保就已经到达马德拉斯了。

但是,之后的一段时间,拉马努金和哈代似乎兜起了圈子。哈代写信说自己已经把拉马努金的信给其他数学家看过了,所以不可能占据拉马努金的研究成果,他是真的急于知道拉马努金能做什么,以尽快提供机会给拉马努金展现数学才能。

拉马努金回信说,他完全不担心别人会利用他的方法,相反,他掌握这个方法已经八年,却没有人能领会这个方法,所以他引哈代为知己。

哈代是否因为拉马努金不去英国而不高兴,不得而知,不过渐渐的,哈代回信的热情减少了。

直到1914年1月初,拉马努金收到哈代的一封长信,说他早先提出的一个证明,有问题。哈代在信里还加了一句,“试试和内维尔先生接触,现在他正在马德拉斯讲学”

内维尔,“哈代的使者”,是1914年元旦到达马德拉斯的。

哈代想让内维尔把拉马努金带到英国来。这事儿看起来就像是:一旦哈代下了决心,谁也不能阻止拉马努金来英国了。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内维尔和拉马努金见面以后,拉马努金问他是否愿意把自己的笔记本拿去细读。内维尔受宠若惊,因为他觉得这本笔记是无价之宝,他感到自己得到了拉马努金的信任。

内维尔问拉马努金是否愿意去剑桥,不料拉马努金竟然没有否定,内维尔又惊又喜,“拉马努金不需要背叛教门,他的父母也不再反对”

那时,有一位匈牙利数学家来访哈代,向他借阅了一本拉马努金的笔记本,几天以后他就退还给哈代了。

他说只要被拉马努金的魔网扣住,他就会倾尽毕生之力来证明这些定理,再也不会去发现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了。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哈代在数学上最大的成就,是帮助拉马努金在数学上快速成长而又不钳制其创造性。

对拉马努金的缺点嗤之以鼻然后出于职业习惯硬性加以纠正,这是很容易做的事;但是哈代知道,拉马努金的数学洞察力,比之哪怕是最了不起的技巧运用,要珍贵的多。

1915年1月,拉马努金到英国快一年时,三一学院副院长杰克逊写道:“剑桥一片漆黑。”通往剑桥的道路都堵住了,以防过往的汽车会招来东海岸的齐柏林飞艇。

一战伤兵如潮水般涌进剑桥,一个剑桥的女学生后来回忆道:“那段时间,如果伤兵一个接一个的来到,我就知道一定是法国或者佛兰德战况激烈。”学院的研究助教们去了外交部、国防部、财政服务部,有人干脆入伍了。有个剑桥人甚至说:“前线成了第一流的俱乐部,在那里能见到所有的朋友。”大学的医学实验室供第一东部总医院使用,化学实验室做毒气战的研究,工程实验室为军需部制造炮弹和测量仪器。

看起来战争还未直接影响到拉马努金,但哈代还是觉得战争对数学研究的进展有灾难性的影响。

战争分散了拉马努金的注意力,也使欧洲大陆的数学家不可能注意到他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战争使拉马努金不能受到李特尔伍德的指导。

李特尔伍德哈代没有预料到,最严重的后果竟然是,连拉马努金都被这场战争击倒了。

拉马努金的神经一直崩得特别紧。朋友的未婚妻和女伴不愿意继续吃更多他做的食品,拉马努金都能羞愧的抛下朋友在自己的房间,打辆出租车逃走四天。

他和三一学院的其他研究人员不一样,通常没有人陪同吃饭。他是一个非常严格的正统素食者,所以从未享受过“高桌子”上的烛光闪烁,只能在自己的小炉子上炒菜,自己做饭吃。

英国人的矜持在印度人那里就可以看成是冷漠,一个印度学生曾梦到自己死了几个星期,尸体已经开始发臭了,别人还不知道。

拉马努金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沉默而隔膜的剑桥里,更不要说战争使英国更灰暗凄凉了。

到1916年,食品实行定量,物价在上涨,而1914年6月拉马努金所说的容易得到的“好的牛奶和水果”,现在早已不复存在,因为所有的水果和蔬菜都很难弄到了。

1917年,拉马努金终于病倒了。

拉马努金住院的时候,哈代写信过去让他除了必须按照医生说的去做之外,还要想一想他们激动人心的数学工作。

真是令人窒息的操作。

现在来看,拉马努金所得的病,最可能是结核。

受结核杆菌感染,会得肺结核,但在英国和印度,都有很多人受了感染而未病倒。紧张、工作过度、忧虑、孤独、营养不良,都可能是让拉马努金的身体出现问题的原因。

而到了1917年底,不仅是他的身体,他的心理都出现了问题。

拉马努金曾经写信给母亲说,希望妻子到英国来陪伴自己,但是他的母亲根本不告诉他的妻子,就直接回信说这完全不可能。

此时的拉马努金,不止与英国隔绝,与印度隔绝,甚至与在他得病以前每天都见面的哈代也隔绝了。

1919年3月27日,拉马努金回到孟买。在他离开英国之前,他曾经告诉内维尔:“我回去以后,谁也不会让我参加葬礼了。”拉马努金刚下船走上码头,就问他的母亲,我的妻子在哪里?他母亲立刻顶回去:“为她操什么心?”拉马努金的朋友发现他变了,不再是那个欢乐、友好、重感情的拉马努金,而是一个情绪低沉、愁眉不展又阴冷的拉马努金。

拉马努金的病情仍在加重,他的妻子最后回忆说,他只剩下皮包骨头。很难想象“一生都胖”的他,瘦成皮包骨是什么样子。

直到1920年4月16日早上,拉马努金陷入昏迷,之后不久就去世了。

那时他才33岁。

哈代才刚收到拉马努金的信,以为他的病情在好转,没想到却听到拉马努金的死讯。

拉马努金的存在是对印度的鼓舞,但也可以说,他的存在同时是对印度的“斥责”:为什么印度差一点儿让这个世界失去他?为什么要等到外国人来使他名扬天下?

哈代得知拉马努金的死讯时,已经离开了三一学院。

如果没有和拉马努金的合作,1914年到1918年的这段时间,对哈代来说将会更加阴暗;拉马努金的工作,是哈代在学院恶斗中的安慰。

拉马努金离开之后,哈代三十年来一直当作自己家来看待的三一学院,也就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了。

他到牛津几个月后,收到了来自马德拉斯的消息:拉马努金去世。

哈代后来说,他的死是我所受到过的最大的打击。

可四分之一世纪前,从印度寄来了一个装满数学公式的信封,就仿佛发生在昨天。

热点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