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也称宦官。是中国封建时代皇宫里的一伙特殊人群,泛指古代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而成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他们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又称寺人、阉人、阉官、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
在现今人的通常印象中,太监就是坏人、恶人的代称。人们熟知的魏忠贤、安德海、李莲英以及小德张等,几乎没有一个好人。
再往远点说,秦代的赵高、东汉的张让、唐代的高力士、李辅国;宋代的童贯、明代中前期的王振、刘瑾等,都是祸乱朝政的著名太监。
中国古代,宦官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宦官被称“太监”,则是隋唐以后的事。明清两代,太监都很兴盛,尤其是明王朝,把太监制度推上了极致。且不说明朝中前期,据说在明朝要亡国的前后,尚有七、八万之多的太监,数字足够惊人。
但客观说,太监一般都是穷苦出身,他们当中善良、正直、爱国的也不在少数。中国古代很有名的人物中,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东汉发明造纸术的蔡伦,唐玄宗时期的平叛名将杨思勖,明代七下西洋的郑和也都是宦官。
与上述这些著名人物比,明末的悲情太监王承恩虽然名气远远不够,但他却每每在有关崇祯皇帝殉国的历史事件中被提起。俗话说“跟着凤凰飞是俊鸟”,王承恩的知名度是靠陪同皇帝殉国而提升的。
后人评价:王承恩与崇祯皇帝在崇祯十七年年三月十九日凌晨一同在煤山自缢殉国,为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殉葬,走完了他的悲情人生。
有关王承恩的个人资料寥寥,不妨简要盘点一下,看看这位性格足够刚烈的太监是啥来头。
大约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即公元1600年左右,王承恩出生在河北一个贫苦家中,幼年父母双亡,生活孤苦。后来被家中远房亲戚送入皇宫净身后成为了一名小太监。隶属太监曹化淳名下,奉命服侍和监视未成年的信王朱由检,成为东厂安插在信王府里的眼线。
或许是冥冥中有缘注定,王承恩与信王朱由检虽然地位差异悬殊,一个是主子一个是奴才,但二人的身世确有相同之处。朱由检的曾祖母与祖母都是宫中婢女,他的母亲也是皇宫中十分卑微的庶人,且在他五岁时便去世了。而王承恩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被恶霸糟蹋至死,年幼便成了孤儿。
王承恩看着朱由检出生,陪伴他长大,他们之间产生了日积月累的感情。虽然他是奉命作为眼线来此监察,却慢慢地将年幼的崇祯当成了至亲。彼此相近的童年不幸,拉近了感情距离,年龄差距更使两人情如父子。
朱由检继位成了崇祯皇帝,王承恩的地位自然水涨船高,很快升迁为司礼秉笔太监,成为崇祯皇帝的心腹。
史料介绍,司礼监,是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中的首席衙门,亦是整个宦官系统中的权势地位最高者。司礼监不仅总管内廷宦官事务,而且职涉外廷朝政,被认为“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
王承恩不像明朝的其他太监那样心毒手狠。他心底善良,忠心耿耿,但城府很深。他掌权后并没有裁撤厂卫制,只是进行了严格整顿。
王承恩在崇祯称帝后,一路辅佐他,为他解忧,帮他出主意,积极协调处理朝中大小麻烦事。崇祯帝有了什么思虑,他都会看在眼里,知道他的心里需要什么,且坚决维护他。
每当崇祯与大臣之间有对立时,王承恩都加以周旋,化解矛盾,凡事以大局为重。同时他手段极多,敢于整治那些庸臣奸臣,积极为皇帝举荐有德人才,一时净化了明末朝野的腐败风气。
王承恩如同崇祯帝的长辈,是他的依赖;而崇祯帝对王承恩来说,就是他的生命支柱,是他的整个世界。
与后来的清王朝统治时期太监言听计从不同,明朝太监争斗的情况很激烈。但王承恩之所以能留下一个好名声,主要在于他的忠贞。王承恩是一个双面性格,他掌控朝政,虽然对朝中对手毫不手软,但是对崇祯帝却是实实在在忠心不二。
崇祯十七年,崇祯帝在罪己诏中命王承恩提督内外京城,就是当京城的军队总指挥。在李自成的农民军架飞梯进攻北京城西直、平则、德胜三门时,王承恩曾在城楼上亲自发炮攻击,连毙数人。
当李自成的兵马攻破北京皇城,朝臣作鸟兽散,导致偌大紫禁城竟无人可守。正因如此,崇祯帝才放弃了守城以待救兵赶来,转回宫中,赐死后妃,砍杀公主。决意“君王死社稷”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夜晚,京城内外烽火连天。王承恩陪伴崇祯帝跌跌撞撞登上皇宫后面的煤山,面对城破国亡的硝烟,崇祯帝无比悲愤地咬破手指,留下遗诏:“朕凉德貌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此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毋伤百姓一人”
随后,崇祯帝自缢在煤山半腰寿皇亭附近的槐树上,时年34岁。
后人想象,当时王承恩应是以头撞地,失声恸哭。他对着皇帝遗体行了三拜九叩的臣子之礼后,义无反顾地吊死在旁边的一颗海棠树上。
与明代诸多的宦官相比,王承恩的死要壮烈得多。在一个王朝覆亡之际,肯与君王一道殉国难,表现出强烈的忠贞性格,使他的死充满了历史的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