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诸葛瞻怎么死的(诸葛瞻临死前说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是啥意思?)

时间:2024-02-24 10:53:57阅读:

诸葛瞻怎么死的(诸葛瞻临死前说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是啥意思?)

公元227年,47岁的诸葛亮老来得子,取名诸葛瞻。在古代,47岁已属于老年人了。诸葛瞻是诸葛亮唯一的儿子。虽说晚年得子,但诸葛亮却从不溺爱。234年,诸葛亮在写给亲兄诸葛瑾的家信中说:“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三国志·诸葛瞻传》。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只可惜,诸葛亮出师未捷病殁五丈原时,诸葛瞻方八岁,没来得及将平生绝学全部传授给爱子。诸葛亮死后,后主刘禅将诸葛瞻接进宫中抚养。

据史料记载,在刘禅的关照下,诸葛瞻进步也很快,17岁被刘禅招为驸马,官拜骑都尉。次年又被擢为羽林中郎将,后屡获升迁,历任射声校尉、侍中、尚书、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

史载,诸葛瞻擅长书法绘画,博闻强识,为官清正,对蜀汉忠心耿耿。遗憾的是,因诸葛亮没来得及将一身本事悉数传给诸葛瞻便撒手人寰,加上瞻自幼长于深宫妇人之手,缺乏历练,因此诸葛瞻的军政才能是远不如其父的。

蜀人感念诸葛亮,遂将所有的善政功绩都算在诸葛瞻身上,所以《三国志·诸葛瞻传》说他:“.是以美声溢誉,有过其实”

后来邓艾穿越阴平险道进攻蜀汉时,诸葛瞻临危受命,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率成都卫军前驱抵抗,但他毕竟不通兵法,又拒听尚书郎黄崇建议速进登高据险阻抗魏军,使其不得进入平原的正确建议,在涪城犹豫不前,直到前锋被邓艾击溃,又擅自退守绵竹。

“瞻虽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敌,而能外不负国,内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

说直白点,诸葛瞻德胜于才,忠于蜀国,不论做官做人,都称得上是个忠孝廉洁之人。

据说,诸葛瞻率军在绵竹与邓艾孤军展开决战前,因前锋大败于涪城,心情非常沮丧,对左右将士说:“吾有三罪: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

这三句话很出名,被视为诸葛瞻准备决死一战前发出的肺腑之言。奇怪的是,《三国志》、《华阳国志》等史籍对此均无记载,因此很多人怀疑这三句话的真伪。因《三国志》对诸葛瞻事迹记载的非常简约,寥寥数百字,也没有多少话语得以流传后世。但这三句话确实有,它出现在唐朝元和年间《元和郡县志》,此时距诸葛瞻战死绵竹已经过去了550多年,因为这三句话非常符合蜀汉覆亡前的社会现实,所以也有许多人认为是真的,不少后世史家皆认为这确实是诸葛瞻临死前对部下吐露的肺腑之语。

如今我们回望历史,细究史料,看这三句话中牵扯的三个历史人物分别是宦官中常侍、奉车都尉黄皓、大将军姜维、和平尚书事、卫将军诸葛瞻;涉及的三件事,奸宦黄皓专权、姜维穷兵黩武、几无停歇地发动北伐、诸葛瞻不听黄崇建议占据险要孤军深入的魏军、导致邓艾迅速进入成都平原。

黄皓是后主刘禅最宠信的宦官。史载,246年,侍中陈袛与大宦官黄皓“互相表里”,狼狈为奸。陈袛和正直的董允不一样,他“上承主指,下接阉竖”,太监黄皓则“干预政事”而“操弄威柄”说白了就是架空刘禅,大权独揽。陈袛、黄皓都极力排挤姜维,暗中策划要废除姜维的大将军之职,用闫宇取代他,姜维大感危惧,吓得不敢回成都,长期在沓中督军屯田。一个国家,朝政大权被一个阉宦掌控,弄成乌烟瘴气的样子,其实就是亡国之相。诸葛瞻临死前说自己“内不除黄皓”,大约是懊悔没有当机立断除掉擅权误国的大宦官黄皓,致使外敌乘虚而入、局面不可收拾。

诸葛亮死后,其接班人蒋琬、费祎也先后死去,降将姜维逐渐独揽了蜀汉的军事大权。姜维虽然心系汉室,却全盘继承了诸葛亮穷兵黩武的军事进攻政策,11次出兵攻伐曹魏,胜少负多,不仅很快丢失了汉中战略要地,还落得个国家衰敝,民穷财尽,军人死伤惨重的悲催局面,加速了蜀汉覆亡的脚步。诸葛瞻临死前哀叹“外不制姜维”,大概是姜维好大喜功、连年用兵,使本就弱小的蜀汉雪上加霜,自己又无力制约他,没有及早闭关息民,恢复经济,都和没能或无力牵制姜维有关。

那最后的诸葛瞻自己呢?他说自己“进不守江油”,在他率成都卫戍部队开至涪县抵御邓艾孤军时,黄权留在蜀汉的儿子黄崇曾屡次建议他迅速派兵占据险要高地,阻止魏军进入平原,诸葛瞻犹豫不进,还对黄崇的正确意见无动于衷,长时间在涪县徘徊不前,贻误了宝贵战机。

邓艾大破诸葛瞻部前军后,诸葛瞻不战而退守绵竹,邓艾以破竹之势狂飙突进,很快逼近绵竹,身后便是一望无际的川西大平原了。虽然诸葛瞻与麾下将士皆视死如归,人人俱怀必死之心,但统帅诸葛瞻临战前又决策失误,挥军出城与魏军决战,这正中善打野战的邓艾下怀,经一番激战后,诸葛瞻、黄崇、诸葛尚、张遵等所有的将领全部战死,羽林军全军覆没。

至此,失去屏障的成都无险可守、无兵可派,而益州的本土派又力主投降,刘禅在主力尚存的情况下献国投降,立国42年的蜀汉名实俱亡。往大了说,延续400余年的汉朝彻底灭亡。诸葛瞻之所以说自己“进不守江油”,是懊悔自己在涪县、绵竹时的错误决策,不仅犹豫不进,不派兵进取险关要隘、击退孤军深入的魏军、据守江油关,如果他在绵竹时有此正确认知或反思,那么就不应该开城出战,而是死守待援,拖死、拖疲、拖垮远道而来、孤立无援的邓艾孤军,待姜维援军到后,再里应外合,一鼓聚歼疲惫不堪的魏军.

但事实上诸葛瞻并未据城坚守,而是开城与敌决战,最后大军溃败,兵败身死,成都门户洞开。诸葛瞻从没派兵复夺并扼守江油,也未死守绵竹,因为他挥军与敌大打野战,最终被魏军团灭,足以说明他并未反思自己的指挥错误,没有意识到正是自己的问题而导致严重后果。由此可以推论,“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这三句话是唐代史家替他总结的经验教训,即后人杜撰,并非诸葛瞻本人的临终感悟。

热点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