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号称三国第一神将,可最终依然落于曹操之手,被其下令活活勒死。您可能不知道,其实曹操并非只杀吕布一次,而是整整“杀”了他三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如果您想了解事情的经过,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曹操被人称为“世之奸雄”,为人不但诡诈无比,而且还多疑善变,可是曹操却是一爱才之人,这从他对关羽“投降”时的特殊待遇上就能略窥一二。
对于关羽尚且如此喜爱的曹操,武力超群的吕布更是他日思夜想的得力战将,可曹操最终却不得不将其忍痛杀掉,至于为何?这还得从二人的恩怨开始说起。
曹操对于吕布的恨由来已久,从吕布偷袭自己的大本营兖州开始,他便处处与曹操作对,几次三番的将曹操陷入险境。甚至当年与曹操共患难的陈宫,都要“报复性”的舍曹操而去投奔吕布。如此“抢地之仇,夺士之恨”,曹操气的牙根发痒,直到大破下邳城后,吕布才算束手就擒,拜倒在自己的面前。
在刘备的撺掇之下,曹操放弃了收吕布为将的念头,而是下狠心杀之。曹操杀吕布之时,相信很多读者都没有仔细看,换句话说,曹操不仅仅是杀了吕布一次,而是整整“杀”了他三回。
古人曰:死者为大,曹操对吕布杀了三回,其目的是为何呢?别急,小编这就给您分析。
一杀:对于缢死,共分为两种,一为自缢,二为他缢,很显然吕布是被他缢而死的。其主要操作方法,是用白绢或者绸缎勒住受刑人脖子,直至其彻底窒息而亡。
在古代,被缢死之人大多数都是后宫嫔妃,虽然算的上是一种体面的死法,可对于吕布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吕布号称三国第一战将,曾纵横天下无人能敌,将处决女子的方式用在吕布身上,曹操的心思自不必多说。曹操就是想让吕布痛苦而又没有尊严的死去。
二杀关于曹操将吕布枭首示众的问题,估计不少人都觉得多此一举,毕竟吕布已经死去,再多的刑罚也将毫无意义。其实不然,对于古人来说,即使是死后的身体发肤也同样重要,留一个全尸才是最体面的。
历史上曾有过不少处理尸首分离的事例,如关羽被东吴杀害后,其头颅被送予曹操,曹操还特意用金丝楠木制成身体将其厚葬。传说雍正为吕四娘所害,也留下一具无头尸首,宫中之人只能以黄金雕刻其头,将雍正放入棺中下葬。由此可见,古人对于“死无全尸”的忌讳颇大。
曹操能想出如此侮辱性的刑罚,并不是想让吕布承受更多的痛苦,而是让在世之人观看吕布的丑态,以此泄愤。
三杀:古人将尸首入土为安的做法,其目的就是让逝者安息瞑目,更希望其早日投胎为人。古代太监有一个潜规则,便是在净身之后将“命根子”送到敬事房保管。直至太监老去后,再用银子将其赎回,以期盼能在死后尸体完整无缺的入葬,否则无颜面对祖先于地下。
太监尚且如此,又何况被封为“温侯”的吕布呢?曹操第三次却将吕布分尸,如此做法称得上是对吕布的一次惩罚,更确切点来说,就是想让其永世不得超生。
纵观曹操一生,虽然其为人阴毒,可却爱憎分明。关羽在“投降”后,曹操曾上马赠金,下马赠银,连自己吃到美味鹿肉时,都要想着送关羽一份,曹操看重的正是关羽的“忠义”吕布却数易其主,被张飞戏称为三姓家奴,甚至还恬不知耻的要认曹操做干爹,要做四姓家奴,这种连乡间贩夫走卒都不齿的行为,怎会入曹操法眼?因此吕布最后沦落到如此下场,实属咎由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