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卢作孚怎么死的(谁该为民国“船王”卢作孚之死负责)

时间:2024-02-15 22:43:22阅读:

卢作孚怎么死的(谁该为民国“船王”卢作孚之死负责)

几年前收看央视9台的记录片《大后方》时,才第一次听说卢作孚的名字。这是个被历史尘封了许久的名字,以致许多人很难想起。从纪录片中看到了那场被誉为“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的宜昌大撤退后,心中对那个名叫卢作孚的民国实业家肃然起敬。

宜昌大撤退的背景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武汉保卫战失败,大量后撤重庆的人员和迁川工厂物资近10万吨,屯集宜昌无法运走。整个宜昌也成为日军重点轰炸的目标,宜昌安危也命悬一线。

国民将这次抢运任务交给了民生公司。而此时的日军除了每天派飞机飞步步逼近宜昌,加之再过40天长江将进入枯水期,如何赶在枯水期之前利用仅有的24艘船将难民和抗战急需的战略物资转运至大后方重庆,就成了承担这次撤退任务的民生公司当家人卢作孚心头痛。卢作孚集中全部船只和大部分业务人员,采取分段运输,昼夜兼程抢运,不顾日机狂轰滥炸,经过40天的奋战,终于在宜昌失陷前,将全部屯集的人员和物资抢运到了四川。

就是这样一位有功之士,为什么就会被历史所淹没呢?怀着一腔好奇与崇敬,这才开始搜集有关卢作孚的一切。

卢作孚是中国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农村社会工作先驱。1925年创办的民生公司是中国近现代最大和最有影响的民营企业集团之一。有人评价卢作孚时说: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4个人是我们万万不可忘记的,他们是:搞重工业的张之洞;搞纺织工业的张謇;搞交通运输业的卢作孚;搞化学工业的范旭东。卢作孚跨越了"革命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三大领域,并且在几个方面都各有成就。

1893年4月14日,卢作孚出生在重庆合川一户普通的农家,因家境贫寒,刚上完小学即辍学,后艰苦自学成才。早年投身教育,立志以教育救中国,但由于连年军阀混战而很难实现他教育救国的理想。由此转而产生了“实业救国”的念头,并于1925年秋,弃学从商,在合川创办了民生实业公司,设想以办轮船航运业为基础,兼办其它实业,把实业与教育结合起来,促进社会改革,以达到振兴中华的目的。

卢作孚是白手起家创办航运,当初筹资极为困难,靠杨森等人资助的5000元,加上自筹一部分,共得8000元资本,亲赴上海订购载重70.6吨浅水铁壳小船一艘,于1926年秋驶回重庆,取名“民生”,开辟嘉陵江渝--合航线。他在民生企业中占到1/2000的股份,一直拿一份工资维持家庭生活,虽然持有公司的1股,但从来没从公司分过一次红。卢作孚在公司的月薪是30大洋,杨森想延聘他为地方官,月薪是500大洋,是总经理薪俸的十几倍,但卢不为所动,卢的团队都心系实业,不为高薪所动,坚守实业。

当时的长江航运一直为外资航运公司所把持,卢作孚靠着一条70.6吨浅水铁壳小船起家,投身到波急浪涌的激烈竞争中。卢作孚是个天才的企业家,通过兼并、化零为整,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轮船公司,创造了与荣氏兄弟发展速度媲美的“民生神话”几年后,卢作孚统一川江航运,迫使外企退出长江上游。十年后,相继在上海、南京、武汉、宜昌等地设立分公司。从一条七十余吨的客船发展到一百三十多条的三万六千余吨的船队,职工七千余人,他成了名副其实的“船王”

卢作孚虽身为民生公司总经理,其夫人子女乘坐民生公司轮船一律按规定买票。他担任民生公司的总经理,但多年来只靠一份工资维持家庭生活,在他担任交通部次长时,在交通部领工资,就停民生公司的工资;兼任全国粮食局局长时,也不领全国粮食局局长的工资。任何时候,都只领一份工资,绝不多领。其他兼职收入都捐给了北碚的公益事业,家中的经济状况一直是相当紧张的。

1944年美国《亚洲和美国》杂志曾经谈到了卢作孚的家居环境:“在他的新船的头等舱里,他不惜从获菲尔德进口刀叉餐具,从柏林进口陶瓷,从布拉格进口玻璃器皿,但是在他自己的餐桌上却只放着几只普通的碗和竹筷子。甚至这些船上的三等舱中也有瓷浴盆、电器设备和带垫子的沙发椅,但成为强烈对照的是,他那被称为‘家’的六间改修过的农民小屋中,围着破旧桌子的却是一些跛脚的旧式木椅。”家里的设施近乎贫寒——“家里唯一一件‘高级’用具,是一把三十年代初期买的小电扇,漆都褪尽了,破旧不堪,毛病不少。”张群说他是“一个没有受过学校教育的学者,一个没有现代个人享受要求的现代实业家,一个没有钱的大亨”

被西方人称为“伟人”的晏阳初先生则称赞卢作孚先生是一位完人:“我一生奔走东西,相交者可谓不少,但唯有作孚兄是我最敬佩的至友。他是位完人,长处太多了。”卢作孚的命运在1949年后发生了改变,虽然高层领导都关心过他,但他还是在1952年年初选择了自杀。这一结局虽然使他逃过了后来的历次运动,却使得他从整整几代中国人心中消失了。

正当他满怀壮志,准备为国家的交通航运事业作出更大贡献时,形势却突然发生了变化。先是公司高层受到冲击与批判,接着他本人又遭受许多不公。他本就是个高傲的人,有些羞辱是难以承受的。所以,1952年2月8日白天在接受了一场声势浩的批斗后,他选择了悄悄地离开——当晚,在给家人写下一封简短的遗书后,服下了大量的……此志,只是义无再辱。

关于卢作孚之死,其心路历程,后来者是无法可解的。谁该为他的死负责,早已成为一片迷雾。好在历史被一页一页翻过,时代更是在不断进步中前进。

1980年,四川省委为卢作孚作出了政治结论,结论中说:“卢作孚为人民做过许多好事,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热点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