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鹗、程伟元整理的后四十回红楼梦,安排了一个黛死钗嫁的情节,按照曹公的本意,这个安排基本没有什么问题,但问题出在,为什么会那么巧,林黛玉刚刚病逝,宝玉宝钗就结婚了呢?是自然还是人为?
近日细读红楼,忽然发现一处可疑的地方,不解不足释心中疑虑,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
这句话看似只是外祖母对外孙女格外的体贴和疼爱,但贾母不可能亲自去为黛玉配药熬药,这些事自然要交给当差的人去办,所以贾母这句话之后,甲戌本有一条非常重要的脂批:为后菖、菱伏脉。
突然出来这么一条脂批,什么意思?相信初读红楼的读者都会疑惑,慢慢读到后面可能也就忘记了,因此错过了一条重要的线索。
菖、菱指的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而是两个人,一个是贾菖,一个是贾菱,他们都是贾府草字辈的近支子孙,为什么说他们是近支子孙呢?因为他们出现不止一次,贾府每有重要的场合,都会有他们的身影,不仅如此,他们还是在王熙凤手底下当差办事的人。
秦可卿之丧是贾府的大事,贾府近支子孙自然都要出席,我们看,贾府草头辈的子孙里,贾菖、贾菱排在了贾蔷后面,在贾芸、贾芹等人的前面,由此可知贾菖、贾菱之祖应该在贾府的祖先里是排得上位次的,至少都是说得上话,是有头有脸的。
脂砚斋在贾母要给黛玉配药的后面做批,指出贾菖、贾菱两个人,我们不难想象,此二人除了在凤姐手下办事,应该还管理着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为贾府的主子们采药、配药,这些药材的好坏不仅跟贾府的财政有关,更与贾母、黛玉等人的病情息息相关。
也许,正是因为贾府没了日常开销的现银,贾菖、贾菱除了尚能保证贾母的日常用药外,其他人都顾不得了,少不得以次充好,买些次等的药来配,如此长久下去,黛玉的病情怎么可能不加重?
87版红楼改编原著时,有这么一个细节,黛玉病情越来越重,贾母派鸳鸯给黛玉送参汤,紫鹃知道是难得的西洋白参时,想多要几棵,这时候鸳鸯冷笑一声:“多要几棵?说得轻巧!老太太也只有这么几棵,也就是林姑娘吧,老太太还能从嘴里省出几口来给她吃,别人,哼!”当然,也不排除贾菖、贾菱两人为中饱私囊,以次充好,领了十两银子,只买价值五两银子的药材,毕竟在王熙凤手下办事的,哪个不能说会道,不会给自己弄点好处的?就那个贾芹,在荣府管着事,还找机会往宁府去蹭年货呢,结果被贾珍给训斥了一顿。
综上,黛玉最终病情加重,除了日益流泪伤心之外,她吃的药物也许早就大不如前,甚至被掺了假,起不到什么缓解病情的作用,这些内情,黛玉不会知道,紫鹃更不会知道,也许贾母都蒙蔽了,从这个层面上来看,贾菖、贾菱就是黛玉病逝的凶手之一。
所以,脂砚斋说的“为后菖、菱伏脉”,其实正是二人在贾府走下坡路的时候,在药物中作了假,却没想到客观上加重了黛玉的病情,最终导致了她的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