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5月,中南海毛主席办公室外的警卫员有些忐忑。
不久前,秘书拿着一封电报走进了办公室。
他们守在门外,听到了毛主席惋惜哀叹的声音。
每当有党和国家领导干部、将领去世,毛主席总是格外痛心。英雄迟暮,风华不再,生命流逝,这是让人无可奈何之事。
这次秘书带来的,是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离世的消息。他离开时特意交代警卫员,若无特殊事件,不要进去打扰主席,让主席一个人静一静。
警卫员同样十分震惊,在他们的印象中,刘亚楼看似风风火火、大大咧咧,实则心思敏感细腻。
有时遭到了毛主席的批评,他还会自我增压。
而毛主席听闻噩耗,非常悲痛,也自责当年批评刘亚楼太过了。
1957年11月底的一天,跟随空军总司令刘亚楼向毛主席汇报工作的一名战士,静默无声的站在二人旁边,内心却有些战战兢兢。
就在刚才,毛主席丝毫不留情面,根据解放军空军目前存在的拦截缺口问题,把刘亚楼狠狠批评了一顿。
作为下属,亲眼见到上级挨批,这是十分尴尬的事情。这位战士只能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假装什么也没有看到。
不过说实话,见毛主席发怒,他打从心底里替首长委屈。因为主席要求的空军建设水准,以目前的总体情况来看,确实很难达到。
他也算空军大队培养的好苗子,所以对一线建设情况非常清楚。
解放军的空军队伍本来起步就晚,建设时间也短,再加上各项装备严重不足,战斗力水平自然比不过其他国家。
虽然不想承认,但他还是不得不认清现实,我军空军力量甚至比不过远在中国台湾省的蒋介石。
自从建国后担任空军司令员以来,为了提升部队的战斗水平,刘亚楼想了很多办法。
平时的训练模式,空中的对战演练,以及课堂的理论知识,他总在不间断的做出创新。
所有空军战士知道,一直在对岸蠢蠢欲动,其他国家则在远处虎视眈眈。他们对大陆的空中侵犯,随时有可能发生,所以我军绝对不能懈怠。
就在11月20日深夜,的一架战斗机偷偷飞到大陆上空,并且从东南沿海直接飞到了石家庄,如同示威一般,毫不掩饰自己的踪迹。
当时他和战友们焦急不已,刘亚楼更是心急如焚,十分愤怒敌人的挑衅。
整个东部战区的战斗机几乎全部出动,可还是让敌军钻了空子。我军多次制动,也没能将它成功拦截。
这件事情让刘亚楼心气不顺,好几个晚上他去汇报工作,都看到首长紧皱眉头,在纸上画出不同的拦截路线,思考更多的拦截办法。
看得出来,因为拦截任务的失败,刘亚楼压力剧增。
今天跟着首长一起向毛主席汇报工作,他做好了代替整个空军大队接受批评的准备。
可不管是他还是刘亚楼都没想到,毛主席的批评会如此直白。
毛主席说:“那么长的距离,那么多个可以拦截对方的口子,你们都没有办法堵起来吗?”刘亚楼保证道,一定会加强巡查和拦截。
主席又说:“我们国家为了培养空军大队,已经花费了非常多的时间和金钱。你们每一天都在训练,但中央和我没有看到明显的效果。现在连蒋介石一架小小的飞机都拦不住,要是的飞机成群结队的来了,你们又该怎么办?”毛主席犀利的问话,让他们面红耳赤。作为空军司令员,没能成功拦截敌机,在刘亚楼看来自己的责任最大。
从主席办公室出来以后,刘亚楼快步疾走,他在后面小跑跟上。两个人一言不发,在回驻地的路上十分沉默。
其实刘亚楼心里明白,毛主席的批评是对事不对人。主席愿意批评他,那就说明对自己还有期待。
正如主席所言,他们无法控制蒋介石和其他国家的动向。敌人的战斗机随时有可能突破我军的领空防线。所以他们除了拼命,别无办法。
要想在战场上少牺牲,就得在平时的建设工作中多下功夫。
回去之后,刘亚楼立马叫来几位高层干部,大家一起推翻之前的训练模式,重新制作训练机制。
那段时间,他异常忙碌。
训练场和办公室,成了他每日的两点一线。吃饭不规律,睡眠不充足,情绪不稳定,是常有的事。
有一次,见刘亚楼连续一两天工作,一点东西也没吃,警卫员忍不住提醒,想让他暂时休息一下。
他知道警卫员的好心,可还是没能忍住自己的急脾气。
他怒吼道:“这都什么时候了?就知道吃!我现在恨不得把一分钟掰成两分钟来用,你还在提醒我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没有工作回报就给我出去,别进来打扰我。”警卫员尴尬的离开,他又有些后悔自己的冲动。
战士们私底下议论:“咱们司令员最近的脾气越来越急,性格越来越暴躁了。我感觉他的压力很大,可是除了努力训练,跟上节奏,我们也没有办法帮他分担。”许多次见刘亚楼大半夜还在伏案工作,妻子也忍不住发了脾气。
她告诉刘亚楼,身体才是建设队伍的前提。一天天地干熬着,除了让身体越来越垮,思维越来越僵化,不会产生任何其他的作用。
她眼睁睁看着丈夫感冒的次数越来越多,头疼发热的情况越来越频繁,脸色也越来越不好,心中十分担忧,更多的还是心疼。
所有人知道,再这样下去,刘亚楼一定会出现健康问题,他自己也心知肚明。
没过多久,疾病果然如约而至。
1964年9月,刘亚楼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脸色蜡黄、身材消瘦、头晕目眩、上吐下泻等症状。
他被家里人送进了协和医院,接受全面的身体检查。
医生严肃地告诉他:“你的肝病不能再拖了,必须马上住院静养,接受治疗。你平时昼夜颠倒,性子急躁,常常控制不住脾气,只会加重肝脏的负担。所以我建议你马上停掉所有工作,不要再去想身体之外的事情。”目前空军大队的建设还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医生的提议对刘亚楼来说,他不可能会答应。工作和空军就是他的生命,没有那么容易放下。
家里人和朋友劝他听医生的话,好好去上海接受治疗。但他性格倔强,总是听不进去。
最后还是毛主席和周总理出面,以领导人的名义命令他必须前往上海,这才终于让他松口。
警卫员还记得在司令员离开前,特意到空军大队又转悠了一圈。
他先是观摩了空军战士的日常训练,而后来到战术办公室,和几位将领进行了深入交谈,甚至亲自过问了飞行大队的伙食问题。
刘亚楼又对二把手千叮咛万嘱咐,队伍建设工作若是取得什么最新的进展,一定要及时通知他。
警卫员时刻跟在他的身后,对其情绪变化十分敏感。
敏锐的战士能够察觉到,看起来无坚不摧的首长,他的情绪似乎已被即将到来的离别击垮。
警卫员不敢声张,只能默默跟在刘亚楼的身后,陪着他一起黯然神伤。
一行人前往上海,可这里医生的宣判,却打破了他们最后的希望。
无力回天,这四个字昭告了刘亚楼的生命即将进入倒计时。
身为当事人,刘亚楼的心态倒是十分良好。先前的急躁和冲动都已经消失不见,他居然也有了劝慰亲人放宽心的耐性。
他一边接受治疗,一边带着病体工作,想抓紧时间多为空军、党和国家、人民做点事。
1965年5月7日,刘亚楼将军带着对自己坚持的飞行事业满心的不舍,离开了深深爱着的这片土地,年仅55岁。
在为他处理后事时,夫人翟云英听说了一件事。
从中央前来协助家属处理各项丧葬事务的工作人员告诉她,毛主席因为刘亚楼将军的离开痛心不已。
那天接到消息,毛主席沉默了很久,陷入了沉思,然后长叹着:“天丧良将啊!早知道这个性格和脾气会要了他的命,我当初批评他就不会那么不留情面。是我的疏忽,才增加了他的心理负担,现在想起来真是非常后悔。”听到这番讲述,翟云英十分感动。
从北京来上海治病的这段时间,毛主席和周总理等领导人一直对他们关怀有加。
主席会特意叮嘱空军大队的干部,绝对不能再拿工作打扰刘亚楼静养。
他还会抽出时间给上海写信,劝告刘亚楼千万不要多思多虑。
害怕刘亚楼无聊,他有时还会随信寄来一些放松身心的书籍。
毛主席的关心默默流淌在细节之处,润物细无声,让他们夫妻二人格外动容。
刘亚楼临终之前总说:“毛主席最关心我们这些老家伙,别看他有时候严厉,其实他最重感情。这辈子能够在毛主席的指挥下开展工作,也算是值了。”虽然他因为主席的批评而感受过巨大的精神压力,可从不觉得这些批评是负担,反而将之当成一种鞭策。
毛主席对事不对人的性格,他比谁都清楚。
相信伟大的首任空军司令直到生命结束的那一刻,都从未怨恨过毛主席。
毛主席除了有对自己给出过高标准的后悔之外,还有巨大的惋惜。
眼看着空军建设初见成效,谁知队伍的主心骨却轰然倒下。这是党和国家的巨大损失,也是人民群众的损失。
队伍刚刚拉起来时,日子过的有多艰难,工作过程有多少困难,毛主席心里清清楚楚。那个时候的刘亚楼,他还历历在目。
1949年初,毛主席和几位党内领导人商议,决定组建解放军空军队伍。
这一环节一直是我军的薄弱之处,几乎没有任何空军训练基础。就连飞行员,都得从陆军战士当中去找。
至于队伍的负责人,毛主席想到的第一人选,就是曾经去苏联留过学、接受过飞行教育的刘亚楼。
当时他是东北野战军的参谋长,有着十分丰富的陆地作战经验。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战场竟然会从地上变成空中。
接到毛主席的任命时,他反复确认了好几遍,有些难以置信。
万事开头难,这是中国的古话。从无到有的组建一支队伍,刘亚楼会遇到不计其数的挑战。
挑选飞行员苗子,向国外购买飞机,学习飞机的零部件组成方式和维护工作,设计空军队伍的管理层结构,都是他需要操心的问题。
他亲自来到各大不同的队伍中,细心谨慎地挑选适合飞行作战的战士。和苏联代表洽谈飞机购买事宜时,他亲自上阵与对方谈判,尽量为我军节省开销。
好不容易组建了队伍,平时的训练,他几乎每个环节会亲自跟进。
只要按照正常的节奏训练队伍,刘亚楼相信早晚能够带出一支蓝天之鹰。所有工作需要时间,而他作为空军的首领,比任何人都需要时间。
偏偏上天给了他巨大的考验,第二年就带来了一场抗美援朝战争。
美军的战斗机非常强悍,飞行员的经验也十分丰富。而这支刚刚组建不久的队伍,则需要在战场上见真章,和敌人硬碰硬。
他充分发挥了学习能力,把所有前来协助的苏联飞行员打散到各个小队当中,让我军飞行员充当协助角色,一边打仗一边学习。
战士们上战场之前,刘亚楼多次嘱咐,一定不能在空中恋战。只要守住我方的阵地,那就是最大的胜利。如果发现敌人有带着我军走进他们包围圈的意图,千万要迅速反应。
另外,他本人亲自参与作战,数次击落敌机。
抗美援朝总指挥彭老总说:“如果没有刘亚楼带着一群空军小伙子参战,我们的驻军基地还不知道要报废多少个。”他们守住了阵地,也守住了中国空军的荣光。
刘亚楼或许生来就是一只雄鹰,从1949年接到组建空军队伍的任务那天起,他的生命便属于蓝天。
脾气急躁的刘亚楼遇到直言不讳的毛主席,总会碰撞出一些类似于火星撞地球的激烈火花。
好在两位先辈不会把工作的情绪带到私人生活之中,刘亚楼不会因毛主席的批评而产生怨恨心理,毛主席也不会因同志之情委婉表达。
正如刘亚楼所言,能够跟在毛主席身后工作,是他莫大的幸运。
如今,我军的空军实力名列世界前茅,相信不管是毛主席,还是刘亚楼将军等人,看见这一切都是欣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