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门港简介
可门港区位于连江县东北部,罗源湾南侧,背山面海,乃天然深水良港。港区东至古鼎屿,南至官坂镇、坑园镇南侧山脚,西至北营村,北边以大官坂围垦堤坝及可门港区为界,总面积为63平方公里。区内深水岸线资源丰富,港口水域条件好,可供开发建设的岸线长29公里,水深港阔,不冻不淤,风平浪静,可满足各类大型船舶和调头,是建设深水港的理想海湾港区。
可门港资料
所属地区:福建省福州市
建立时间:2002年
中文名:可门港
占地面积:63平方公里
简介
早在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曾在《建国方略》中就勾画有可门港建港规划。1946年民国政府制定的《经济建设十年计划》中,已设想在此建设工业港口城市,作为福建、江西对外贸易的门户。新世纪,新的宏伟蓝图已经挥就,2002年的《福州港总体规划》,已把可门港作为福州外海深水港区,其定位为集装箱和散杂货运输为主的多功能综合性深水港区、福建及省外腹地外贸物资运输任务的重要口岸、福建对台“三通”的重要通道。未来的可门港区将建设成以港口为依托,以开发钢铁、石化、炼油、机械等临海工业为主,配套发展居住等功能的开放型现代化工业区,为连江未来港口城市的新蓝图。
可门港
可门港从“十一五”时期开始成为福州港重点发展的外港。
区域现状
可门港开发启动以来,连江县从前瞻性规划入手,完成了可门港总体规划和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初稿。
根据总体规划,可门港区规划总面积10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8万人,规划采用带状集中组团式布局,规划布局为“一轴、三廊、五片”。“一轴”即依托中北部横向城市主干道形成的区域城市功能发展轴;“三廊”指三条结合道路、河道设置的纵向绿化生态走廊;“五片”指由上述城市功能轴和绿化生态走廊分隔、联系形成的五个功能片区,分别为“官坂生活配套区”、“中央商务管理区”、“中部临海工业区Ⅰ区、Ⅱ区”、“东部港口物流区”。
水域
可门湾纵深约25公里,水道宽度约2公里,湾内水域面积180平方公里,门边至古鼎屿一带岸线的天然水深条件良好,港区前沿水域宽阔,平均天然水深在-30米以下,最大水深可达-80米以下。
码头
可门港区自然岸线29公里,规划深水岸线8公里,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兼顾、深水深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主要分为干散杂货码头、液体散杂货码头、集装箱码头、通用码头等4个功能区,另建设船舶修造区、集装箱物流区、商贸仓储区等。根据规划,可门港区由西向东,规划建设码头25个,即1#——3#为恒联、恒发散货码头,4#、5#为可门物流散货码头,6#、7#为公用码头,8#——11#为华电储运码头泊位(8#、9#为预留泊位),12#——14#为可门电厂码头泊位,15#——19#为兴博通用码头泊位,20#——25#为液体散货码头泊位。
公路
疏港公路委托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进行设计,拟分四段建设。其中山坑至官岭段长4.12公里,总造价4300万元,于2005年竣工通车;浦口至山坑段长8.77公里,总造价6782万元,于2006年4月份开工,现已完成路基工程,正进行沥青路面施工,2007年年底可建成通车;文山至颜岐段长10.1公里,预算造价8893万元,现已动工建设,2008年上半年硬路基部分(文山至坑园段)可建成,2008年底全线贯通。
铁路
已经动工建设的温福铁路在港区透堡镇设站,利用这个有利条件,立即着手疏港铁路的建设准备工作。本专用线接轨于透堡车站,线路等级I级铁路标准,投资预估算总额为5.37亿元,技术经济指标为2147.42万元/正线公里。专用线全长25公里,设计年运量达907万吨。2007年底动工建设,与温福铁路同步建成通车。目前,成立了业主公司(福建可门港铁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已完成《预可行性研究》,并通过专家评审;完成《可行性研究》文本;并且南昌铁路局准备投资30%股份,目前铁道部已批准;已委托铁四院进行环境评价报告编制,并与东南铁路公司洽谈温福铁路在透堡设站和可门港铁路支线接轨事宜。
供水
实施“引敖入港”工程。就是从敖江向可门港引水,计划投资2亿元人民币。日供水能力30万吨,加压后日供水能力可达45万吨,分三期进行施工建设。目前,第一期塘坂到连江城关工程已完成,第二期罗仑到可门港工程正在施工,2007年底可实现与可门电厂财溪引水管道对接,2009年上半年可全面建成通水。第三期是管网建设。为了加快可门港开发进程,目前日供水2万吨的财溪——可门港引水工程已完成,有效保证了可门火电厂的用水需要。此外,还备用金狮溪水厂——是华电可门火电厂生活用水及华电储运有限公司生活、生产用水的唯一供水源,也是可门火电厂唯一的生产应急水源。
连江县十二五规划,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施“引敖入港”工程,日供水能力10万吨。
供电
可门港经济区周边有变电站4座,现有岭头22万伏和红厦11万伏变电站直供港区开发建设。为了满足临港工业区开发建设和各个码头投入使用后的用电,目前,正在规划港区内建设一座11万伏和一座22万伏变电站,完全可以满足可门港区建设步伐和用电需求。
通信
通信发达。可门港区周边程控电话容量已有5000门,可供港区建设初期使用,港区范围内可以无障碍使用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通信服务。并根据港口发展需要,拟将对坑园、下宫程控实施扩容,建设交通卫星通信专用网,设置1个信道的自动拨号无线电台系统,覆盖整个港区,实现多媒体通讯和网络通讯,保证与世界信息交流更为顺畅。
设施
福州连江可门港区将辐射官坂、下宫、坑园、马鼻、透堡五个乡镇,范围达160平方公里,人口达13万人。区内行政及社会服务机构齐全,含有5个乡(镇)政府机关、5个行政派出所、5所医院、7所中学、5个学区,可为港区提供优质的行政、医疗、教育服务。
国务院同意开放可门港口岸 打造30万人口新兴港口城市
远眺可门港
可门港一类口岸正式开放工作进展顺利,国务院已同意口岸开放,待联检中心建设竣工并验收后正式对外公布。口岸正式开放前,可门电厂、华电储运、可门港物流等企业码头已实现临时进靠国际航行船舶。
打造30万人口
新兴港口城市
根据《可门港经济区总体规划》《福州港罗源湾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可门港规划总面积约340平方公里,中心区开发建设用地规划面积95平方公里,近期可供开发面积63平方公里,囊括九个乡镇。岸线总长约30公里(新辉至浮曦),南岸线约9.4公里,可建码头38个,其中万吨级以上26个;西岸线约18.9公里,可建码头50个,其中可建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泊位25个。规划实现后,人口约30万,届时,可门港将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新兴港口城市。
可门港码头
根据《福州港总体规划》《闽江口城镇群发展规划》,可门港是福州港深水港区,其功能和定位为:1.福建省重要的临港工业基地;2.闽、浙、赣部分地区大型件杂货等外贸物资运输的重要口岸(物流中心);3.福建省石油、煤炭、铁矿石等能源和原材料基地,可门港有全天候通航30万吨级以上的大型石化码头泊位,有广阔的后方陆域,可以接卸转运大量的油品、矿产和其他原材料,可以建设大型石油化工工业和发电厂;4.福建省冶金、石化、机械等临海制造业基地,可门港可建1万吨~30万吨级码头的岸线资源,有27.5平方公里围垦地的陆域条件和周边的环境决定了可门港可作为石化、钢铁等制造基地。
已建成投产
福建最大散货码头
已建成投产的码头泊位有6个:华电可门火电厂配套的1个5万吨散货码头和1个1万吨的重件码头;福建华电储运有限公司的1个15万吨级散货卸船码头和1个5万吨级散货装船码头;福建可门港物流有限责任公司4#、5#码头泊位,1个可兼靠30万吨级散货卸船码头(福建省最大的散货泊位)和1个5万吨级散货装船码头,吞吐能力达到5000万吨。目前,30万吨级主航道、15万吨级南航道已建成,可以全天候通行大型船舶,是福建省最大的航道。
2018年吞吐量
有望超亿吨
正在建设中的神华1#、2#、3#泊位,规划建设水工结构10万吨泊位1个,30万吨级的深水泊位2个,可停靠40万吨级以上,预计工程总投资约20亿元,将于2015年投入使用,年吞吐能力达3000万吨。华电储运扩能9#30万吨级的散货卸船泊位1个,正在工程招标即将动建,6#7万吨级的散货装船泊位、7#20万吨级散货卸船泊位以及8#10万吨级的散货装船泊位,正在动建前的紧张报批工作中,6#~9#4个码头泊位设计吞吐能力4000万吨,预计投资总额约45亿元。
据统计,可门港区2013年吞吐量达3770万吨,2014年截至目前吞吐量达3500万吨,预计年吞吐量4700万吨,力争2018年1#~3#及6#~9#全部建设投入使用,可门港区年吞吐能力将超过亿吨,将成为名副其实的东方大港
可门10号泊位接卸量首次突破千万吨大关
福州新闻网11月21日讯 记者昨日从福州港口管理局获悉,昨日16时,随着“勇敢者”号散货船卸完8万吨铁矿,罗源湾可门作业区10号泊位实现投产6年来年接卸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大关,成为福州港首个年接卸量突破千万吨大关的大型散货泊位。
可门作业区是我省重点打造的“两集两散两液”核心港区中的“两散”之一。目前,该作业区已建成投用4、5、10、11、13号5个5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其中,10号泊位(卸船泊位)可靠泊20万吨级散货船,日最大接卸量8万吨,接卸能力在中国东南沿海港口散货专业化码头中具备一定竞争实力。
原题:最年轻亿吨级大港长成记
可门港10年巨变,不仅仅带来了那些来来往往的巨轮,还有一片正在崛起的工业重镇
福建日报6月18日讯 从10年前开始,可门港便成了孙发强每日的主题,每天开的会与此有关,每天谈的事与此有关,甚至睡觉都会梦到它。
眼看着在那片空白上,崛起一座座码头,打下一根根地基,他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成就感。
“这很可能是中国沿海正在打造的最后一个亿吨级大港。”孙发强说。
十年嬗变亿吨级港现雏形
自从2003年底华电入驻,将沉睡千年的小渔港唤醒,连江可门港便以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不断给人惊喜。
也正是从那时,担任江南乡乡长的孙发强被调到可门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据华电可门电厂政工部副主任陈昭财介绍,说当年的可门港人迹罕至并不过分,他初来此地所见的蓝天、大海、滩涂和白鹭,如同一幅风景画,定格在脑海里。现在的电厂所在地,就是当时滩涂的一部分。
“水深、浪小,不冻不淤,从宁波以南1500公里,直到湛江,都找不出像可门港条件这么好的岸线了。”孙发强对当年华电选址的眼光大为赞赏。
当初为开发可门港,孙发强曾到上海、天津、宁波等大港考察,他发觉,以可门港的天然良港地位,不仅在福建省内独一无二,放到全国,也少有可以与之匹敌的。
资料显示,可门港岸线总长约30公里,其中12公里为10米以上天然深水岸线,可门口水道的平均水深在30米以上,最深处达80米,天然水深便可全天候通航10万—30万吨级以上大型船舶。
可门港全年可作业340天,而同属福州港的江阴港,这一数据仅为270天。
2004年,华电两个15万吨级码头投产之后,福建省能源集团也随之而来。2011年底,福建能源集团和交通运输集团合资的可门物流公司在4号泊位建成了全省首个30万吨级码头,填补了福建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如今,从巴西、南非、澳大利亚、墨西哥来的巨轮,不时停靠在物流公司的码头,船上满载的铁矿石被巨大的抓斗卸下后运到马尾,再从那里转运到内地,或者直接装船转运到长江沿岸。
据统计,仅目前已投产的华电、储运和物流公司三家,去年的吞吐量就达到3700万吨,预计今年可突破5000万吨。
按照可门港发展总体规划,可门港南岸可建码头38个,其中万吨级以上26个;西岸可建码头50个,其中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泊位25个。目前有16个投用或在建中。
与物流公司相邻的3号直到1号泊位,是正在紧张建设中的神华煤港电一体化项目。
这一项目投资200亿元,包括两个30万吨级和1个10万吨级深水泊位、年中转煤炭达3000万吨的国家煤炭应急储备基地以及4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为确保项目在2016年如期投产,目前每天都有上千名工人在现场忙碌不休。
由福建能源集团、山西煤炭和印尼三林集团合作的福能万业物流有限公司,拟投资22亿元,开发可门港6号、7号泊位,设计年吞吐量达3000万吨,定位为铁矿石运输泊位码头。
“到2013年,实际可门港已有5000万吨的吞吐能力。神华的1到3号泊位建成后,吞吐能力可达到3000万吨。再加上福能万业,可门港已经拥有年吞吐亿吨的能力了。”孙发强扳着指头算道。
“全长23公里的可门港铁路支线建成通车后,就可与温福铁路对接,使进入可门港区的货物更加便捷地下海出口或运往内陆地区。”负责福州可门港铁路支线建设的中铁二十二局工程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公路建设方面,疏港大道一期60米宽改扩建工程城关至浦口段已完成,二期改扩建正在进行中。福州绕城高速的东南段计划于今年底进场施工,届时将建成18公里长的可门港高速公路支线。
“水、陆、铁互通的立体格局已初现雏形。未来,可门港不仅能把沿海的物资运往江西等内地,还能把内地的货物通过该处海运出去,有望解决福建能源紧缺和福州港难以适应港口货物吞吐量快速增长的矛盾。”业内人士这样评价。
产业链成临港工业正崛起
除了天然深水良港的优势,可门港拥有的广阔后方陆域是其吸引国内外500强企业纷至沓来的重要原因。这块紧邻可门港的大官坂片区,曾是我省最大的人造平原,面积27.5平方公里。
“这里是上世纪60年代围垦出来的,但发现盐碱化很严重,无法耕种,就撂荒着,后来被周边村民开挖池塘,用于养殖。”大官坂垦区管委会副主任兰金士介绍说。
对于一个港口来说,拥有一块平坦且广阔的陆域至关重要,也极为难得。除此,可门港区腹地可用于规划的滩涂和山地纵深达1公里,面积达到4万亩之多。
在这片土地上,申远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400亿元的己内酰胺一体化项目占地最大,将近6000亩。
据申远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己内酰胺是一种来源于石油的化工原料,是目前纺织行业非常受欢迎的原材料,在国内市场供不应求,每吨价格高达2万元,每年都需要从国外进口。“我们省是纺织服装大省,福清的纺织印染、晋江石狮的服装制造,需求巨大。这个项目建成后可年产100万吨己内酰胺,规模在全球来说都是最大的。”
在己内酰胺一体化项目一期的工地上,吹沙填海已经进行了几个月,今年内就可以打下第一根桩。
恒捷化纤与申远公司仅一路之隔,是一家生产锦纶长丝和切片的企业,力争打造成亚洲最大的超哑光丝生产基地和全球最大的泳装专供锦纶纱线生产基地,公司一期已于2013年10月投产,其主要原材料正是申远公司的产品——己内酰胺。
这让两家上下游企业之间有了更深层次合作的可能。
“我们采购的己内酰胺都是固态的,买回来还要液化。而为了储存和运输,申远公司那边要将液态的己内酰胺固化。现在离得近了,我可以直接从他厂里拉过来,节省这两个环节。”恒捷化纤副总经理郑旭山说。
可门港的拓荒者华电可门电厂也找到加入临港工业区产业链条的机会。电厂与申远公司签订了合作意向书,由电厂向申远公司供应蒸汽。“马上会启动设备改造,预计每小时可供应180吨220摄氏度的高温蒸汽。”华电可门电厂党委书记王凤峨说,“以后工业区都由我们来整体供热,减少锅炉重复建设,也可以节约土地。”
不仅如此,华电可门电厂将发电过程中的剩余物——粉煤灰、炉渣、脱硫石膏出售,直接供应开发区内的乐鑫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和佳宇建材公司等,让电厂既实现污染物零排放,还能产生额外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在连江可门经济开发区落地、签约的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000亿元,涉及电力能源、化纤纺织、煤炭仓储、物流开发、修造船等产业,2013年实现产值65亿元、税收5亿元。
“看中这块宝地的很多,但随着可门产业链的逐步成型,我们也从招商引资过渡到招商选资,着重于产业链上下游的配套。”孙发强说。
转型之后有彩虹
虽然可门港大开发振兴了连江县域经济,但对于生活在此的人来说,却意味着原本宁静的生活被打破,经历着发展的转型。
据颜岐村党支部书记颜家珍回忆,当时得知华电将要落户在村里,村民是有顾虑的,担心这座电厂会破坏自己的生计。“电厂征海征地,肯定会占用养殖用地,这意味着群众失去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海洋和滩涂。”
后来的事实证明,华电不但没有让颜岐村民无事可干,反而使这个贫穷偏僻的小渔村,变成街道宽敞、新屋林立的新农村。
首先是县里大力推进可门港配套建设。原来的乡村公路被宽敞的柏油马路取代,大大缩短了村里到县城的距离,这是颜岐村旧貌换新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华电动工建设时,数千工人的吃、住、理发等问题需要解决。村民发现这一商机后,有的开起家庭旅馆,有的办起小饭店,赚了一桶金。
虽然华电的入驻征用了村里600多亩养殖用海,但村民很快转到周边继续从事养殖,并且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从饵料销售、种苗培育,到养殖、销售各种水产品,家家户户都成为这个产业链中的一环。
但可门港开发并没有止步于华电,也没有止步于颜岐村。
“如果仅仅影响一两个村,后来就不会有这么大规模的转产转业了。”坑园镇党委书记林家书说,他当时担任镇人大主席,2004年抽调到可门港开发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我去了一段时间后,就觉得可门港开发是不可逆转了。我们坑园镇完全处于开发区里,必须未雨绸缪,解决大开发后近万人的就业和生计问题。”
坑园镇人口2.2万,90%以上从事与养殖相关的工作。林家书当时的想法是,如果征海,受影响最大的就是50岁左右的,因为这部分人最擅长的就是养殖,年轻人反倒容易适应脱离养殖的生活。
最终,坑园镇走出了一条转地方不转产业的新路,引导渔民到国内外其他地方承包养殖,继续发挥专长。2010年,组织村民代表出外考察养殖环境,近到福清、宁德、莆田,远到江苏、广东、广西,前后不下20次。通过努力,2011年促成300多人在江苏盐城签订养殖南美对虾的合同,承包虾塘2800亩,2012年又在广东、广西等地承包养殖池塘近5000亩。
2013年10月份,在印尼三林集团的帮助下,下屿村养殖户的脚步跨出了国门,在印尼Pengelap岛附近海域找到养殖场所,投资2000万元,养殖1000多框网箱的斑鱼类。
与此同时,一批留在当地的渔民开始谋划着新的赚钱路子。在下屿村,以海钓及海上观光为主的海上休闲旅游业正带动当地以年均近10%的速度增长,经济重心逐步由一产向三产转移。2013年,下屿村生产总值达3.5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2万元。其中,商贸、休闲垂钓、饮食等第三产业占比超过10%。
“出租渔船一次能挣300元,自己还能顺带钓些鱼,生活很宽裕。”下屿村村民蔡新华一家原是渔业养殖户,现在转行经营两艘供游客海钓的渔船,“每个月每艘船出海超过20趟。碰到周末,游客太多了,不是熟客都没法接”。
转型之后,更多的坑园镇人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回到原本平静的生活轨迹。
6月初,罗源湾南岸的连江可门港一片生机勃勃。不远处,华电可门电厂三期、南方石化、冠海造船等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大官坂片区填海造地、土地平整工作正全力推进。
近年来,可门港坚持港口建设和临港产业发展两手抓,引导石化、能源、机械装备制造等重大项目向临港布局,打造千亿产值的海洋经济产业集群。
央企叩开港口发展之门
可门港,在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中被誉为“东方大港”。它位于连江东北部的黄岐半岛、罗源湾南岸,占福建省可建大型港口岸线四分之一,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港口岸线总长约30公里。港口可全天候通航10万吨~30万吨级以上的大型船舶。
2003年12月,总投资540亿元,装机容量1040万千瓦的央企华电可门火电厂开工建设。与此配套,由华电集团和省交通运输公司合作建设10号、11号泊位,建成15万吨级和5万吨级煤炭专用码头各一个,年设计吞吐能力达1800万吨,成为福建省最大的煤炭转运基地。可门港发展的大门由此打开。
2009年6月,由福建能源集团投建的福建可门港物流有限公司,进一步提升了可门港建设水平。目前,已建成30万吨级和5万吨级码头,并于去年10月试运营,短短2个月吞吐量即达120万吨。“4号、5号泊位设计年吞吐量达2000万吨,可望在‘十二五’末建成。到时候,可门港将集装卸、仓储、运输于一体,成为东南沿海最大的干散货码头,不仅能带动福建发展,也能辐射到江西、湖南等地区。”公司总经理单建光介绍。
目前可门港可建万吨级以上码头超过50个,其中已建和在建的1号~14号、20号~24号泊位年设计吞吐总量达亿吨以上。2011年港区吞吐量达2600万吨,比增51.5%,港航物流进入井喷发展阶段。“孙中山先生‘东方大港”的蓝图,可望真正实现。”单建光说。
立体交通打通港口“经脉”
可门港坚持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双轮驱动”,正着手进行可门城区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早已启动,除了水、电、路之外,规划1.5万亩的填海造地工程正在推进,去年投入1.9亿元,造地2180亩,今年计划完成投资6亿元,造地7000亩,其目标是实现港口、产业、城市联动,打造宜居宜业的临港工业新城。
在此之前,交通建设早已先行。 2010年国庆期间,福州绕城高速公路北段通车,从福州到连江仅需40分钟。通港大道竣工通车后,从福州到可门港也只要1个小时。
2011年5月,从连江县城通往可门、黄岐半岛的通港大道开始扩建改造,一期项目将于今年内竣工通车。这条宽达60米、全长6.73公里的通港大道,未来将成为可门港区最重要的对外连接通道。全长32公里、总投资9.5亿元的通港大道二期项目也将于今年内开工。
同时,全长23公里、对接温福铁路的可门铁路支线建设正在推进,预计今年内可建成。通过温福铁路与福厦铁路、厦深铁路、向莆铁路等路网连接,可门港将形成闽、赣、湘等省新的出海通道。
依托四通八达的水水、水陆、水铁中转路线,港区向外直接面向东亚及整个环太平洋地区;向内可接通华东地区,成为东南沿海又一超大型航运枢纽中心。
丰饶腹地将聚千亿产业
可门港区正在填海造地的2万亩可门工业园区及广阔的马透平原,吸引一大批央企及国际产业巨头竞相入驻。目前,可门港引进、签约、落地项目15项,投资总额近千亿元。
走进可门港区一期5000亩填方陆域现场,中石油渤海装备福建钢管项目是填方后首个动建的大型央企。不远处,总投资10.5亿元的可门汇榕钢构项目、总投资1.5亿元的乐鑫建材项目正加速动建,未来将形成产值超过50亿元的机械装备产业集群。
以华电可门火电厂和神华罗源湾煤港电一体化项目为支柱的能源产业集群将形成近300亿元产值的规模。其中,华电可门火电厂已建成的一期、二期项目2011年发电量达150亿千瓦时,创产值50亿元,目前三期项目正加速建设;神华罗源湾煤港电一体化项目总投资约200亿元,一期投产后将实现年储运煤炭1000万吨,年发电100亿千瓦时,年总产值约120亿元。
以南方石化为龙头的石化产业集群,总投资65亿元,年加工规模约为600万吨高等级道路沥青。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300亿元。
随着今年1月国务院批准福州台商投资区扩至罗源湾南北两岸,可门港正加速成为福州“北翼”腾飞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