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道简介
淮南道,相当于现在的江苏省中部、安徽省中部、湖北省东北部和河南省东南角等范围;即淮河以南,长江以北,湖北应山、汉阳以东的江淮地区,治所在扬州(今江苏扬州市)。
淮南道资料
所属地区:江淮地区
下辖地区:扬州
地理位置:江苏省中部、安徽省中部、湖北省东北部和河南省东南角
中文名:淮南道
简介
淮南道在隋唐属于监察区名称,在唐前期是监察机构而非正式行政机构。安史之乱后,地方割据兴起,道成为事实上的地方行政机构,并伴随各地节度使,成为藩镇割据的开始。淮南道是唐贞观置。领 扬州、楚州(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滁州、和州(今安徽省和县)、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县)、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市)、寿州(今安徽省寿县)、光州(今河南市潢川县)、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申州(今河南市信阳市)、黄州、安州(今湖北省安陆市)、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沔州(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共计14州、57县。。
行政区划
州郡 | 治所 | 属县 | 辖境 | 备注 |
扬州广陵郡 | 今江苏江都区 | 天宝领县7,江都县,江阳县(贞观十八年分江都县置,在郭下,与江都分理)、六合县、海陵县、 高邮市、扬子县(永淳元年分江都置)、天长县(天宝元年割江都、六合、高邮三县地置千秋县,天宝七年改为天长)。 | 今江苏省扬州市市区、江都区、仪征市、 高邮市);泰州市全部;南京市六合区和今安徽滁州市的的天长市 | 天宝初,户77105,口467857。龙朔二年升为大都督府。天宝元年,改州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为州。 |
楚州淮阴郡 | 今江苏淮安市楚州区 | 天宝领县5,山阳县、盐城县、盱眙县、安宜县、淮阴县(乾丰二年分山阳县置于隋旧县)。 | 今江苏省淮安市的楚州区、清浦区、清河区、洪泽县、金湖县、盱眙县);盐城市中西部(市区、建湖县、阜宁县)、和扬州市辖内的宝应县 | 天宝初,户26062,口153000。天宝元年,改州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为州。 |
滁州永阳郡 | 今安徽滁州琅琊区 | 天宝领县3,清流县、全椒县、永阳县(景龙二年分清流县置)。 | 今安徽省滁州市的琅琊区、南谯区、全椒县、来安县。 | 天宝初,户26486,口152374。天宝元年,改州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为州。 |
和州历阳郡 | 今安徽和县 | 天宝领县3,历阳县、乌江县、含山县(武德六年置,八年废,长安四年复,为武寿县,神龙元年复为含山)。 | 今安徽省巢湖市的和县、含山县、无为县。 | 天宝初,户24794,口121013。天宝元年,改州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为州。 |
濠州钟离郡 | 今安徽凤阳县 | 天宝领县3,钟离县、定远县、招义县。 | 今安徽滁州市西的凤阳县、定远县、明光市、蚌埠市的市区。 | 天宝初,户21864,口108361。天宝元年,改州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为州。 |
相关合集
大唐十道
共10个词条891阅读
关内道
唐代的地方行政区名
河南道
唐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名
河北道
唐代河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