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洪闸简介
建于河道一侧用于分泄河道洪水的水闸。对蓄洪区而言,又称进洪闸。分洪闸常建于河道一侧的蓄洪区或分洪道的首部。当河道上游出现的洪峰流量超过下游河道的安全泄量,为保护下游的重要城镇及农田免遭洪灾,必须进行分洪时,将部分洪水通过分洪闸泄入预定的湖泊洼地(蓄洪区或滞洪区)或分洪道,以削减洪峰流量,待洪峰过后通过排水闸排泄入原河道,也有通过分洪道将洪水分泄入水位较低的临近河流。
分洪闸资料
外文名:flood diversion sluice
正文
分洪闸
建于河道的一侧,用来分泄河道洪水的水闸。当上游来水超过下游河道安全泄量时,为确保河道下游地区免受洪灾,将超过下游河道安全泄量的洪水经分洪闸泄入湖泊、洼地等预定的分洪区暂时存蓄,待洪水过后,再排入原河道,或泄入分洪道直接分流入海。分洪闸宜建于河流弯道凹岸的顶点稍偏下游处,使能充分利用弯道环流减少或防止闸前泥沙淤积,以保证分洪能力。分洪闸一般采用开敞式。闸底槛高程,多与河道滩地地面接近。闸孔总宽度,应能保证通过最大分洪流量。分洪初期,闸上下游水位差及过闸单宽流量都较大,过闸水流的冲刷能力很强。因此,对分洪闸下游的消能防冲问题,应予十分重视,并须采取有效措施,常需借助水力模型试验研究确定。为使水流平顺地进入分洪道,防止下游河床及两岸遭受冲刷,分洪闸下游连接段一般都较长。鉴于洪水来临时,洪峰历时短暂,分洪闸门应能迅速开启,及时分洪,削减洪峰,保证下游河道安全。因此,分洪闸虽不经常使用,但须经常注意维护管理,并制定严格的闸门操作规程,确保正常运用。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于湖北省建有著名的荆江分洪闸,在河北省建有独流减河分洪闸等工程,迄今已30馀年,运行情况良好。
工程实例
中国的主要江河上多设有分洪工程,如黄河下游的东平湖分洪工程,长江中游有荆江分洪工程,汉水下游的杜家台分洪工程。这些分洪工程均设有分洪闸。中国于1952年在长江中游沙市附近建成的长1045米、进洪流量达12100m/s的荆江分洪工程进洪闸,经1954年分洪实践,运用情况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