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巴尔扎克 葛朗台(《欧也妮·葛朗台》:如果没有读索漠城的吝啬鬼,说明你还年轻)

时间:2024-01-17 10:33:39阅读:

巴尔扎克 葛朗台(《欧也妮·葛朗台》:如果没有读索漠城的吝啬鬼,说明你还年轻)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之一。

巴尔扎克被誉为“法国小说之父”,他一生创作了91部小说,塑造出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形象。

其中最经典的人物,莫过于《欧也妮·葛朗台》中的吝啬鬼葛朗台老头。

以前读此书的时候,认为葛朗台财迷心窍,精明势利,为了钱愿意狠心拆散女儿的婚姻。

可直到自己成家立业后,才发现有时候人的吝啬,也是生活所迫。

世上没有天降横财,财富都是一分一毫积累起来的。

能赚钱,也会存钱,是一个人了不起的本事。

手里有积蓄,身后就有退路书中的主人公葛朗台,是索漠城最有名的商人。

他既做酒桶木材生意,又拥有城中最好的葡萄园,每年收入高昂。

他还有个同样能干的弟弟,是巴黎非常有钱的酒商。

人们每每谈论起葛朗台一家,都羡慕他们命好、有福气。

其实,葛朗台和弟弟并非出身富贵,全是靠努力工作才翻的身。

他们本是箍桶匠,但两人吃苦耐劳、能写会算,后来很快就赚到了第一桶金。

人到中年,葛朗台娶了索漠城木板商的女儿,弟弟则爱上了巴黎的贵族小姐。

二十多年过去,两人分别成了索漠和巴黎的知名富商,生活方式却截然不同。

葛朗台过度节俭,住在黑黢黢的老宅子里,只雇用一位仆人,很多家务事都要由自己和妻子、女儿亲自动手。

他从来不买肉,不买面包,只从自家的林子里打,用自家的麦子磨面粉。

他还很少在家里宴请宾客,即便有客人来,也舍不得多点几根蜡烛。

在外人看来,葛朗台简直是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

但就是凭借这样的精打细算,让他的财富迅速增长,从箍桶匠变为了索漠城首富。

他们一家人的生活简单朴素,却也安稳自在,完全用不着为钱发愁。

相比之下,葛朗台弟弟的生活,则与他完全相反。

弟弟花钱大手大脚,买下了气派的豪宅,流连于奢华的社交场合。

家里的梳子、顶针、纽扣等生活用品,也都是由纯金或珠宝打造。

儿子查理更是花钱不眨眼,喜欢的昂贵衣服、首饰都会成套买回来,连内衣都是镶水钻的。

这样的生活没出现多久,当他的生意出现问题时,他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来周转,只好四处借钱。

最终,无力偿还欠下的巨额债务的他,在痛苦和绝望中自杀了。

对待金钱的态度不同,注定了兄弟俩结局迥异的命运。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说:“一个人必须对钱财有爱惜之情,这样它才会聚集到你身边。

你越尊重它,珍惜它,它越心甘情愿地跑进你的口袋。”世界上的财富或许是无限的,但一个人能赚到的钱是有限的。

尽情享受,肆意挥霍,不给自己留后路,只能风光一时。

等遇到危急关头,就要体会四处求人的难堪,遭受债台高筑的焦虑。

钱是挣出来的,也是存出来的。

在金钱上吝啬一点,其实是对自己和家人的未来负责。

生活越素简,欲望就越节制葛朗台虽是个守财奴,却很受索漠民众的尊重。

经商多年,他从不欠别人一分财物,踏踏实实地种葡萄、卖酒桶。

他从不算计别人的钱,看准时机做投资,靠敏锐的判断力和信息差获益,一点一滴攒起了家产。

葛朗台的妻子和女儿欧也妮,也在素简的生活中,始终保持着内心的纯净。

她们不对仆人呼来喝去,不向往徒有浮华的舞会,也不和那些富太太攀比。

而葛朗台的侄子查理,在弟弟骄奢的教育下,从小锦衣玉食,应有尽有,过惯了优渥的生活。

父亲破产后,他来到索漠投奔伯父葛朗台。

他本以为能跟着有钱的伯父享福,却被伯父家房子的简陋、生活的寒酸吓了一跳。

考虑到自己实在无处可去,他才抑制住内心的嫌恶,勉强住了下来。

后来,在欧也妮的处处关照下,查理与她互生情愫,承诺将来一定会娶她。

但葛朗台看透了他虚荣、世故的本质,送他去印度做生意,让他承担偿还父亲债务的责任。

刚赚到第一笔钱时,他就怀念起了过去的逍遥日子,经不住物质的诱惑,开始花天酒地。

他不愿再帮父亲还债,也忘记了和欧也妮的誓言,变得越来越狠毒刻薄,贪得无厌。

为了早日发财,他不惜铤而走险,贩卖人口、倒卖海盗的赃物、大规模放高利贷……几乎无恶不作。

几年过去,欧也妮依旧善良纯洁,感情专一,执着地等他回来。

他却利欲熏心,想娶巴黎一位侯爵的女儿,并为此写信与欧也妮决裂。

可欠债不还、投机倒把,早已让他在城中臭名昭著,婚事也再三被侯爵拒绝。

更戏剧性的是,欧也妮打算嫁给别人时,查理才得知侯爵的财富不过是欧也妮的九牛一毛。

被欲望吞噬掉爱情、良知和名声的他,陷入了无尽的后悔当中。

作家高里曾说:“贫穷要一点东西,奢侈要许多东西,贪欲却要一切东西。”这世上最可怕的,就是不加节制的欲望。

现实生活中,从不约束自己欲望的人,往往会在物质的诱惑下滑入深渊。

一旦内心的欲望之门打开,就再也刹不住车,只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而那些花费很少的人,往往想要的也少,能在利益面前坚守本心。

过至简的生活,少一点欲望带来的浮躁和空虚,就能多一份脚踏实地的从容和清醒。

真正的幸福,是精神上的富足晚年的葛朗台,投资眼光依旧毒辣,几次出手都收获颇丰。

他的总资产也从早年的四万八千法郎,累积到了一千七百万法郎,足足翻了三百五十多倍。

眼看自己身子骨不再硬朗,他就将堆满黄金和现钞的密室钥匙,交到了女儿欧也妮手中。

欧也妮从未被父亲娇生惯养过,她亲手缝抹布、补衣服,全无富家女的骄矜之气。

在父亲的影响下,她也不贪图享受,不讲究排场,上流社会的糜烂奢侈之风,她一概不知,也不感兴趣。

她跟着父亲学习理财,尝试管理家里的田产,收回客户的欠账,逐渐能独当一面。

五年后,葛朗台去世,欧也妮继承了这笔巨额财产,成了索漠的女首富。

每天晚上,当地的达官贵人都会涌入她的家中,百般讨好、巴结她,把她捧得像王后一般。

欧也妮没有被花言巧语哄得晕头转向,她依旧住在父亲的老宅子里,延续着父亲的生活习惯。

她一年只添两三件新衣服,不到最冷的时候绝不生火取暖。

但她不是继承了父亲的抠门,而是想把钱花在更需要的地方。

在葛朗台家工作几十年的仆人,得到了一笔不菲的补贴;城里缺衣少食的穷人,也每月都能领取她发的救济金。

她还为索漠建起了养老院、教会小学、图书馆,出钱装修了几座教堂,不遗余力地为老百姓谋福。

久而久之,人们对她的感情从羡慕、嫉妒变成了敬重,甚至称她为“穷人的母亲”

对欧也妮来说,比起豪宅、华服和金银珠宝,帮助他人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会让这些财富更有价值。

现实中,有很多人像她一样,对自己苛刻,却对别人大方。

台塑集团创办人王永庆,极度抠门,一条毛巾用27年,却捐建了一万所小学。

华为董事长任正非,不买豪车,常坐地铁上下班,却为员工提供低价配套房。

他们从不为世俗的眼光而花钱,只会为内心的充盈而买单。

家财万贯的巨富尚且如此,更何况是资产有限的普通人?

就像卢梭所说:“我们手里的金钱应当是保持自由、实现价值的一种工具,而不是看重金钱,直到使自己成为金钱的奴隶。”物质上能省则省,精神上该花则花。

一个人把钱花在哪里,就能看出他的幸福程度。

把赚来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才能真正提升生活品质,实现灵魂富足。

葛朗台对女儿说的临终遗言,令人印象深刻:“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一生视财如命的他,的确是个不折不扣的吝啬鬼。

但正是他对金钱的锱铢必较,为家庭搭建起遮风挡雨的堡垒,让女儿拥有了从容安稳的余生。

张爱玲曾说:“我喜欢钱,因为我吃过没钱的苦,不知道钱的坏处,只知道钱的好处。”成年人的底气,不是身上的奢侈品,而是银行卡里的余额。

不该花的不花,能省一分是一分,才能把安全感握在自己手里。

读懂了葛朗台的吝啬,无论旁人如何盲目攀比,追名逐利,你都能有底气坚持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点个赞吧,守得住兜里的钱,便守得住人生的底线。

热点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