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振华,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获得诺贝尔可持续发展特别贡献奖。这句话简单说,中国人又夺得了一个诺贝尔奖。高兴吧!
解振华至此,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前三名凑齐了,莫言、屠呦呦、解振华,他们将彪炳史册。
正当人们欢呼的时候,柴叔突然想起邻居日本,自1901年颁发诺贝尔奖到2022年,日本共有28人获得诺贝尔奖。3:28,人家零头的一半都不到,确实太少,太少了。
21世纪以来,日本有19人在物理、化学等领域获诺奖,平均一年一个,居亚洲首位。日本的成果令我们吃惊,它凭什么每年都能获得诺贝尔奖?
危机意识强我们都听说过日本人进屋换鞋子,一定要把鞋子摆放整齐,脚尖朝外。绝大多数人认为这是因为日本人一向严谨细心,其实这个习惯的形成与日本人的危机意识相关。
日本地理位置特殊,处于多板块地带,板块活动经常引发地震和火山爆发。
日本人这样摆放鞋子是防患于未然,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就可以很快穿鞋离开,增加生存的希望。
地震中的日本国土面积小的日本不仅自然灾害多,而且资源极其有限,绝大部分能源依靠进口。
当一个国家最基本的生存资源受制于人时,就会产生危机意识。有危机意识,就有行动上的改变。
19世纪30年代,资源不足的日本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妄图通过战争掠夺更多的世界资源。
然而,多行不义必自毙,1945年日本在二战中战败。战后日本重振旗鼓,开始制定战后经济复苏计划。
50年代,日本推行高投资、高积累、高强化的资本积累政策,对教育、科研等领域进行大规模的投入。
60年代日本制定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每年平均经济增长率达到10%。经济的高速发展,助力科学研究深入推进。
2001年,日本提出,在未来50年内要获得30个诺贝尔奖。这个计划公布后,引起轩然大波,不仅令所有国家大吃一惊,而且受到几乎所有日本国民的质疑。
当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野依良治说:“这个计划真傻帽,此前100年只有9位日本人获诺奖。”日本诺奖得主野依良治接下来,我们看到了打脸的剧情,这个计划进展得相当顺利。计划提出的时间尚未过半,但已经完成了一大半的目标。
你以为这下日本该大张旗鼓地庆祝吧?然而日本的行为却让人意想不到,他们并不满足,相反却在居安思危。
目前年轻人变得越来越宅,愿意从事科研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并且很多研究生出于现实考虑,很难做出攻读博士的决心。
白皮书中提到,在科技投入上,日本2018年的投入是2000年的1.15倍,就是这种增加的态势,日本也不满意。
因为相比全球主要国家的科研投入增量,日本的增量很少。
由于日本长期的危机意识,不断发现问题,鞭策国民不断前进,促使更多人深入进行科研,从而不断获奖。
一直重视教育如果说危机意识让日本有了发展驱动力,那么教育则是日本人获得诺奖的源头。
一万日元你观察过日本的吗?日币从1000日元到日元上的人物都不同。
福泽谕吉的肖像印在日本最大的一万日元上。
五千日元是每个人每天都要接触的东西,是国家宣传的一种导向。日本把这些名人的肖像印在日元上,是倡导国民尊重知识和科学。
当然,仅从宣传上引导国民尊重科学是远远不够的。纵观日本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历来重视教育。
早在1603到1868年,就是日本江户时代,有70%的日本成年男性识字,而当时伦敦仅有20%的人识字,可见日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超其他国家。
日本孩子日本孩子入学率相当高。1860年,日本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就达到了100%,比中国普及义务教育早100多年。
日本的教育不仅起步早、普及面广,而且教育理念科学,推崇尊崇自然的教育理念。
1973年获得诺贝尔奖的江崎玲于奈说:“一个人在幼年时接触大自然,就会热爱自然,对自然产生探索的兴趣。
科学启蒙教育非常重要,有利于一代科学巨匠的产生。”注重在大自然中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一直存在于日本的基础教育中。孩子从小接触大自然,在自然中自由玩耍、做游戏。
从幼儿园开始,老师领着孩子种植蔬菜、水果和观察植物,孩子撰写观察日记。进入小学开始,学生接受正规的科学教育,老师鼓励学生自己思考探索。
日本孩子上课日本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比如利用废旧的牛奶盒子、废报纸等物品自制玩具,孩子参与家务劳动,洗碗、整理房间等等。
2018年诺贝尔奖得主本庶佑说:“好奇心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动力。拥有好奇心的孩子可以在实践中感受到乐趣,找到成就感。”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也是日本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日本设立了每年的读书日、读书周,幼儿园每天都有固定的读书时间,老师读书给孩子们听,并时常邀请家长参加读书活动。
公立小学每天上午安排早读时间,每周有固定的读书活动。
日本小学图书室据统计,日本人每年读书量排在世界第二位,人均读书40本。
阅读开阔视野,启迪思维。2022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小柴昌俊说到,上小学时,班主任送给他一本关于物理是怎样产生的书。
这本书让他对物理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成为他以后走上物理研究道路的动力。
日本学校设施齐全,教室、图书馆、食堂、网球场、棒球场、游泳池等一应俱全。即使位于日本偏远位置的冲岛,学校也按照公立小学的标准配置设施。
冲岛小学餐厅冲岛小学号称日本最穷的小学,总共只有十名学生,然而拥有的教室、游戏室、游泳池一样不差,还配置了手工厨房、电气风琴。
在一间教室里,老师给4个孩子上课,认真地教孩子认识昆虫。日本真正做到了教育公平和均衡。
冲岛小学音乐教室教育是国家的基石,日本学校的硬件软件,都达到了一流水平。日本的教育保护了孩子的好奇心,引导孩子顺其自然成长,自由探索未知世界。
这可能是日本人屡获诺奖的源头。
良好的科研环境通过教育,日本有了高素质人才队伍,随后日本又点对点,为科学发展保驾护航。日本全面改良科技创新土壤,为科学家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日本从法律上优化科技创新的环境,并积极保障实施。19世纪60年代,日本制定《科学技术基本法》,该法引领了国家科技创新方向。
截至目前,日本已经制定了五期科学技术领域的规划,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进行周期性的技术预测调查,并在20年后对预测实现情况总结回顾。
目前日本已对五次科学技术预测调查进行评价,整体实现率在70%左右。
科研经费是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保障,日本从不吝啬研发经费的投入。
上世纪60年代,日本的科研经费占国民收入的2%,70年代科研经费攀升到3%,2020年日本科研投入占GDP的3.59%。
日本向技术企业和大学提供充足的研发经费,研究人员完全不用发愁工资待遇和实验设备,即使一段时间没有研究成果,工资照常有保障,实验设备齐全。
日本科研人员做实验在20世纪19名诺贝尔奖得主中,许多人在获奖前平淡无奇。
例如2014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中村修二,毕业于日本三流大学德岛大学,在一家乡镇企业从事研究工作,没有任何出众之处。2016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大隅良典,已经年过半百,还只是个副教授。
日本全面改革科技创新制度,官员不干预大学管理,日本大学实行高度自治,没有设立太多的人才评价机制。
这些科研人员不用评职称,不用参加各种人事考察,可以一心一意投入科研。
科研难免经历无数次失败,而日本对于失败采取十分宽容的态度。
研究人员不定期召开小组会,在会上讨论做过的实验和结果,大家轮流指出实验中存在的错误,并分析发生错误的原因。
听起来好像是一场有辣味的挑刺会议。
实际上,挑刺者不会对研究者本人提出任何批评。
日本宽松的研究氛围使研究人员不惧怕失败,敢于在新领域尝试,也敢于讲真话。
日本科学家的职业威望高,工资待遇很优厚。日本有一项关于职业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日本众多职业中,大学教授职业排名第四位,年平均工资折合人民币约80万元,比公务员的工资高许多。
曾有日本媒体说,比起当天皇,他也许更想当一名科学家。
充足的科研资金、宽松的学术范围和优厚的工资待遇,这样的科研环境谁能不动心呢?
04科学家的工匠精神在日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60多岁的老教授,早上六点就开始工作了。
周末有些教授也是像平常一样,在研究室里专心做实验。他们为什么能数年如一日从事枯燥寂寞的研究工作?
这与日本倡导的匠人精神分不开。匠人精神就是我们所说的工匠精神,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情。
日本整个社会都是这样的风气,一个人沉下心做好自己的事,坚持下来就会由量变到质变。
日本有一家天价寿司店,人均消费约2000人民币,平均一枚寿司100元。
这家寿司店的老板小野二郎已经90多岁,坚持做寿司几十年。每天他花时间亲自选材、处理食材,米饭的温度、鱼肉的口感都经过严格测试,他把看起来简单的寿司做出了极致的美味。
尽管顾客想吃他做的寿司需要排队很长时间,但顾客们都说,这个寿司值得一生等待。
小野二郎被称为寿司之神,他说:“虽然我一直做同样的事情,并已经做得不错,但是我认为自己还要精益求精,我愿意用一生投入寿司事业中。”做酵母研究的大隅良典在日本科学界,众多获诺奖的科学家一直秉承着工匠精神。从事科学研究,源于一种内心驱动力,即发自内心喜欢研究学术。
诺奖得主大隅良典说:“我喜欢做与别人不同的事。”大隅良典青年时最初的研究方向是大肠杆菌,无意中得知有位同学研究酵母细胞内的DNA复制,就是研究细胞自噬机制,即自己吞吃自己的过程。
这项研究在当时属于冷门领域,而大隅良典想走少有人走的路,决定转向研究酵母。
于是,他就在一间很小的实验室里,一直从事酵母研究20年,最终解决了细胞自噬的难题。
秉承匠人精神,意味着踏踏实实、默默无闻为兴趣工作,不在意名利。
2002年,诺贝尔化学得奖得主田中耕一震惊了整个日本。田中耕一是日本津岛制药所的普通职员,读高中就对做实验特别感兴趣。
大学毕业后,他进入津岛制药所,放弃了几次升职的机会,在一线研究岗位默默工作了20年。他说这是自己喜欢做的事。
诺奖得主田中耕一有一次,公司安排田中耕一测定生物大分子的质量。他经历了无数次失败而不气馁,最终获得了正确数据。这次试验的成果让公司获利近1亿人民币,公司只奖励他700元人民币。
他却没有在意,依然乐此不疲地做研究。
16年后,权威期刊《自然》上发表了田中耕一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血液化验,老年痴呆症能够提前30年预测。这一成果再一次令世人惊叹。
兴趣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坚持匠人精神,踏踏实实地研究每一个课题,成功就在意想不到的时机降临了。
日本独有的社会氛围,促使人才不断井喷。
如果说日本模式有什么值得中国学习参考的地方,我觉得确实有不少。
强烈的危机意识、高度重视教育、良好的科研环境和科学家的工匠精神,种种因素相结合,促使日本屡获诺奖。
中国人很少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中国的科研起步较晚,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刚起步。
教育体制偏向应试教育,学生储备的知识量大,但是创新精神不足。学术研究停留在理论上较多,应用于实践中不足。除了科技和教育原因之外,还有我国的经济实力仍然有待加强。
为提高科技实力,中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联合国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科技研发投入排名从2000年第30位上升到2020年第13位。
中国推行素质教育,2021年实施双减政策,减轻学生的作业和培训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获得诺贝尔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国家只有不断提升实力,积蓄力量,在科学道路上不断探索,才能到达人类梦想的星辰大海。
.END.
博主吐槽被资助女孩,张桂梅让捐款者滚出去:家庭主妇人人喊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