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集这位农民为什么要铸造一尊现代青铜鼎?
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了一尊现代青铜鼎,名为“告别田赋鼎”,由一位当代农民设计铸造,是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的重要见证物。一尊现代青铜鼎,为什么说它很重要?那位农民,又为什么铸造了这尊鼎?今天的《藏品有话说》,为大家带来中国农业博物馆“告别田赋鼎”的故事。
在古代,“鼎”是一种礼器,人们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常会铸鼎,用来记载当时的盛况。器型庞大的鼎还被视为国之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
因此,“鼎”在人们的眼里,通常都被赋予了一种神秘、庄严的含义。说到这里,大家脑海里是不是浮现出了商周时期青铜大鼎的模样呢?不过,今天要介绍的这尊鼎,可不是“老古董”,而是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的一尊现代青铜鼎,名为“告别田赋鼎”,别看它年纪轻轻,却是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的重要见证物。
告别田赋鼎中国农业博物馆提供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农业税正式成为历史。
得知这个消息后,王三妮可高兴坏了。农业税取消后,他家不仅不用再缴钱粮了,还能够享受200多元的补贴,里外里算下来,每年直接受益700多元,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王三妮亲身经历了农村改革的全过程,切实感受到取消农业税带给他家的变化。为了表达对党和的感激之情,王三妮决定带着家里人干件大事儿!他平日里喜欢琢磨青铜铸造,手艺精湛,所以萌生了“铸鼎记事”的想法。
他自行设计、自筹资金,用了家里原本要买车的钱,花了一年多时间,铸造了一尊青铜鼎,取名“告别田赋鼎”,目的是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国家取消农业税这件大事儿。“田赋”,过去指农民的田地税,始于春秋时期。田赋的增减,与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旧社会,农民常常因为田赋过重而缺衣少食,日子过得苦不堪言。这两个压在中国农民心头两千多年的字,终于消失了。
2009年6月,王三妮正式将“告别田赋鼎”捐赠给了中国农业博物馆。这尊年代不久远的鼎,之所以值得收藏,在于它的诞生和意义。它是我国实行强农惠农政策、取得农村改革成就的重要纪念物和见证物。
它不仅表达了王三妮一家人的感恩之心,更代表了亿万农民对党和取消农业税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感激之情。它体现着党和高度重视“三农”、解决“三农”问题的信心和决心,也彰显着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目标。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新。告别田赋,铸鼎记事,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篇章!
中国农业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