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宋应昇(宋应星:写就《天工开物》,一生坚持反清,如今却被安上了辫子头)

时间:2023-12-27 08:41:29阅读:

宋应昇(宋应星:写就《天工开物》,一生坚持反清,如今却被安上了辫子头)

先上结论:宋应星不太可能“剃发易服”,更不可能是节目中那种“辫子头”

作为中国古代罕见的农业科学家,宋应星在基础教育课本上,一直都是“明朝人”,可是最近的《典籍里的中国》栏目,突然就给他“剃发易服”,安上“辫子头”,改成了清朝人。

对此,有网友指出:宋应星不单是一位科学家,他还是一位反清斗士,一生都坚持反清。他在明亡之后,一直拒不出仕,隐居乡里。

他的亲生兄长宋应昇,更是为明朝殉国身亡。我们应当尊重宋应星的思想人格,绝对不能接受将他做成清装造型。

但是也有不少人表示反对,理由是宋应星最后十几年生活在清朝,所以他几乎没有不剃发而活下来的可能。

为此,我翻看了一些资料,发现宋应星在明末曾任亳州知州、广州知府,累官至巡兵道,官职不低。他的《天工开物》印有“北虏”字样,在顺治初年即被禁了。

在我们谈宋应星的生平时,先来看一首他的友人刘同升写的诗。刘同升是崇祯十年丁丑科状元,是汤显祖的儿女亲家。官至南明兵部左侍郎,累死于任上,为国尽忠。

刘同升与宋应星是生前好友,他曾经写过一首诗,名叫《宋长庚公过访山中兼怀李匡山并序》,其中的宋长庚就是宋应星。

刘同升在序中说:宋应星在公元1610年遇到了“道人”李匡山,二人相约三十年后再会。到了公元1642年,宋应星为了赴约,辞去了福建汀州府推官之职去践约。

经过赣南与刘同升会面后,在香山寺见到了李匡山。刘同升夸宋应星“其行飘然高致,令人羡之”,于是写诗如下:莫看梦幻遂成真,林下高风尚有人。

一自仙舟曾遇李,空令河内更思恂。

江干驻客同粗粝,山水为家约锦鳞。

三十年来酬旧约,如君差不负松筠。

大意是说:原本以为魏晋风度是梦幻般的存在,没想到转瞬就变成了现实,世上真的有人继承了竹林七贤的风骨。

三十年前曾在船舟上遇到过神仙李匡山,平白让我像汉代的河内郡的人民思念寇恂,一样思念他。

当初我们三人,曾一起在江干吃着粗茶淡饭,以山水为家,相约垂钓。三十年后,我们如约而来,李匡山就当不负我们松柏之心。

李匡山非道人,但是有修道之心。他和刘同升、宋应星原来是朋友。看起来三人曾经相约修道。这一次宋应星为了赴三十年之约,官也不当了。

直接从福建任上不告而别,跑到了江西新建的香山寺与李匡山见面。但是,宋星应并未跟李匡山去出家。更奇怪的是,他从福建任上擅自离职,在公元1643年还升职当上了亳州知州。

宋应星擅离职守,之所以可以不降反升,固然是因为大明社稷已经摇摇欲坠,但是还有一个原因,是他原本就没想在这种时候真的放弃自己的职责。

据宋士元《长庚公传》介绍,宋应星赴李匡山之约后,马上赶回了汀州。当时正闹海盗,督抚见到他回来了,就把他一顿骂,怪他在任内姑息养寇。

宋应星为了将功赎罪,独自闯进了海贼窝,成功招安海贼。一把火烧了窝点,所以才被升迁为亳州知州。宋应星上任亳州知州的时候,亳州的官衙都被烧毁了。

他自掏腰包,花了400两金子重修,事后又平息了两次农民起义。到了公元1644年,眼见明朝朝廷的确是没法挽救了,他才萌生了去意。当时他都不知道大明已经亡了,还托朋友帮他走程序辞官。

从这些事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宋应星是一个非常信守承诺的人。他早年可能有志于学道,直至公元1642年与刘同升、李匡山重聚时,刘同升还抱着修道的心思。

只不过最后,刘同升为了民族大义投效南明,为国家鞠躬尽瘁而死。李匡山如愿出了家,在公元1643年病逝于一条小船上。宋应星怀着著书立说的理想,含垢忍辱,遁隐山林,最后的结局成谜。

开篇的时候我曾提到,宋应星绝无可能“剃发易服”地活在清朝。因为仅仅是“剃发易服”,不足以隐藏他的身份。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早在明亡前十几年,就已经传播得非常广了。清朝统治者根本不可能不知道它的存在,更加不可能很久以后才发现里面有“北虏”二字。

但是宋应星的确没有在清朝出仕,他一生都在坚持反清,而他的兄长宋应昇也是铁杆的反清分子,顺治朝有什么理由放着他“剃发易服”,自由地去写书呢?

同时,节目中宋应星的那种“辫子头”,直到清朝中晚期才出现,而清朝早期的发型是“金钱鼠尾辫”一个明末清初的人,怎么可能留着清朝中晚期的“辫子头”呢?

另外,所有的史料都表明:宋应星的确没有因为这本《天工开物》被杀,那么他只有可能是伪装成道士隐居,才能活到南明永历十五年或永历二十年。

从刘同升的诗中看来,宋应星是有心学道的。他、刘同升、李匡山三个人,曾相约求道。后来李匡山成功得道,刘同升感觉非常羡慕。他在诗的第四句中,把李匡山比成刘秀时期的寇恂。

相传寇恂是“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他才智武功皆卓绝。刘秀带着他去打仗,强盗见到他就望风而逃,根本不必动手。只要有寇恂在,一方自然就会安定。

刘同升在这里显然不是想说李匡山有安定天下的本事,而是想说只要这个道人朋友在,他和宋应星心中就安定了。因为有李匡山在,他们就知道将来要去哪里寻道。

然而正当国破家亡,江山倾覆之际。刘同升和宋应星都放弃了修道,一起选择投奔南明。刘同升为国家熬到油尽灯枯,于南明隆武二年病逝。

在同一年,宋应星的兄长宋应昇眼见复国无望,自尽身亡。宋应星对南明的腐败深深地感到绝望,但是他不能死,他有责任把中国的农业科技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

于是他拒绝了南明巡道之职,归隐山林,最后结局成谜。很可惜,他归隐后编著的书籍,大都散失了,只有少部分流传了下来。

热点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