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铺路砖汉素面板瓦汉水波纹砖汉朱雀纹滴水汉庄古城城墙夯筑层“永昌郡城”:举目眺望,远处的高速公路上,飞驰而来的车辆与古城遗址擦身而过,古今交织的瞬间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而东、西两墙中段尚存由砖石堵塞的城门痕迹。城墙底宽14.5米,上宽8.9米,残高2米至4米,各墙断面均见明显的夯土层次,红黑多色相间,层厚多在8厘米至12厘米之间,最高的地方现存40余层,可见夯筑工程相当浩大。
“哀牢归汉”:中华民族统一进程中的大事件而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保山的前身——古哀牢国及永昌郡、永昌府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公元69年,即东汉永平十二年,哀牢王柳貌率邑王77名,族民5万多户共55万多人内属,这就是彪炳史册的“哀牢归汉”大事件。汉明帝以其地置哀牢、博南二县,并和益州西部都尉所属六县一道设置永昌郡,郡治就建在今保山城南汉庄古城。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在当时为举国上下所重视。著名史学家班固在其《东都赋》中写道:“绥哀牢,开永昌。春王三朝,会同汉京……内抚诸夏,外绥百蛮……万乐备,百礼暨,皇欢浃,群臣醉。”哀牢举国归汉之后的首任永昌郡太守郑纯在这里值得一说。
在《华阳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永昌府志》乃至方国瑜主编的《保山县志》中记载的14位东汉永昌太守中,郑纯被誉为千古颂扬的“云南清官第一人”,“哀牢归汉”得以成功,郑纯功不可没。
郑纯声名远扬是因为他在西南边区的开拓发展中功绩卓著。他是永昌郡第一任太守。广汉郡郪县人。公元67年,汉明帝将益州西部洱海周围3个县和澜沧江两岸原属哀牢国的比苏、不韦、嶲唐3个县合设为益州西部属国,派郑纯为都尉。益州西部物产丰富,又多奇珍异宝,先前来做官的人大都贪婪以致“富及累世”,各民族因不堪其苦而时生边患。
此后,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朝廷几度易主,但永昌郡作为西南边地的一级行政区,一直存在,辖地亦承旧境。至唐宋时期,保山先属南诏,为永昌节度;继归大理,前期仍承节度,后改制为永昌府。前后延续达500余年。
“永昌古道”:那么,当时东汉王期为啥要在这西南边地设置永昌郡呢?“这与保山地处南亚板块与亚洲大陆接合部的特殊地理位置及途经这一带的著名‘南方丝绸之路’有关。”李枝彩说。
如今,当年武侯南征时期修建的已有1700余年历史且至今仍在造福于保山人民的云南最早的水利设施诸葛堰,就为此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