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大英博物馆十大中国文物(《逃出大英博物馆》里的文物当初是怎么“进去”的)

时间:2024-01-23 10:26:05阅读:

大英博物馆十大中国文物(《逃出大英博物馆》里的文物当初是怎么“进去”的)

01辽代三彩罗汉辽三彩是在唐三彩的基础上进行改良的,它继承了唐三彩的优点且更为精美。梁思成曾评价辽三彩像:“其貌皆似真容,其衣褶亦甚写实……或容态雍容,或蹙眉作恳切状,要之皆各有个性,不徒为空泛虚缈之神像。”这尊罗汉像来自于河北易县八佛洼,为当时发现的16~18尊罗汉中,出土品相较好的罗汉之一。相比常见的罗汉塑像,这尊塑像面相比较年轻,宝相威仪磅礴。其结禅定印的一双手、衣料的质感和皱褶、身体的姿态都得到近乎完美的表达。尤其容貌逼真、表情生动,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实属我国古代写实主义塑像的杰出作品。

1912年,有北京古董商向德国汉学家兜售了一尊,其后所有罗汉像全部被盗运出境,盗运过程中至少毁弃了三尊。二战期间,藏于柏林东亚艺术博物馆的一尊也毁于战火。迄今为止,存世者仅十一尊且没有一尊在国内。

02清代朝冠耳炉朝冠耳炉又称官帽耳炉,因两耳部形似古代官帽上的双翅而得名,自宋代以来逐渐成为香炉的经典器型。明宣德时期达到鼎盛,成为皇帝用来赐给詹事府,翰林院及国子监主事臣的炉款,也多见于寺庙。

03明代龙纹陶砖上世纪清末民初的混乱年代,这组釉面瓷砖被盗取,并被排列成壁板而收藏。后有收藏家于2006年拍卖所得,并捐赠给大英博物馆。

04北宋“家国永安”瓷枕磁州窑是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很快达到鼎盛。磁州窑以毛笔为工具,用彩料直接在瓷器上作画,是中国画技法在瓷器上的体验,图案展现出浓郁的民间风格:自然、洒脱、奔放、粗犷。磁州窑在创造具有水墨画风的白地黑绘装饰艺术的同时,也开启了中国瓷器彩绘装饰的先河。

熙宁(1068~1077)则是北宋时宋神宗赵顼的一个年号,共计10年。熙宁二年(年)二月,宋神宗正式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副宰相),负责变法事宜。变法的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而“家国永安”,则反映了当时陶工对国家前景的美好期盼。

05明代布袋和尚雕塑佛教中有纵、横三世佛之分,弥勒佛是纵三世佛中的未来佛,俗称笑佛。布袋和尚则是五代后梁时期的僧人“契此”,因常背负一只布袋开口而笑,因此又相传是弥勒佛转世。明太祖朱元璋以弥勒出世为由起事,因此明代为防有人造反,一度禁止弥勒崇拜,貌似弥勒佛的雕塑多为布袋和尚。大英博物馆的这尊布袋和尚雕塑为三彩陶塑坐像,笑容温暖,亲切慈祥,硕大的肚子裸露无釉彩,有大肚能容天下事的气概。

06五代木雕观音坐像彩绘木雕观音坐像是一尊五代时期的佛教艺术品。它高达141厘米,木雕表面残留有彩绘痕迹。菩萨面相丰满、紧闭双眼、垂头结跏趺坐,做传经的手印,神情庄重,体态自然而舒展,整体的身体线条及肌肉表现地极具张力。发髻高高束起,带有唐代发型特点。身披帔帛,环绕左肩,胸饰璎珞,下着长裙,流畅的衣纹和华丽缨络使得观音显得超凡脱俗。

两宋开始,佛教石窟开始走向没落,石雕泥塑锐减。大规模的木构寺庙在城市中兴起,促成了木雕造像的大量需求,而木造像的风行,正好配合木架构的寺院,且木头就地取材方便,木雕艺术由此蓬勃发展起来。宋金元时期,上等雕塑皆为木雕,在制作的过程中,除了精湛的雕刻技艺,工匠还要在其表面刷涂底料施色添彩,再嵌石贴金,以显尊贵。

宋代是中国木雕造像的巅峰时期,木雕佛教造像中的精品以宋代为最上。宋朝由于理学和禅宗的兴起,佛教神圣和神秘的气息逐渐被淡化,尤其是菩萨像慢慢脱离了唐代的雍容华贵与婀娜多姿,题材和风格趋向于世俗化,呈现平易近人和闲然自适的人间装束,大多的佛造像面庞丰润、容貌端庄秀美、神情慈爱详和。

铜观音或石观音材质坚固,较容易保存下来。然木制之观音,材质易受各种天然及人为破坏,战乱时更易被作为引火煮饭御寒之材料,因此劫后余生者寥寥。宋代大型高水准的木制观音于全世界有案可考者,也仅剩几十件不到,故留存至今的宋金元时期的木雕观音,其珍贵程度尤甚。

07清代象牙鬼工球鬼工球是19世纪中国流行的一种手工雕刻的象牙工艺品,由许多精雕细刻的同圆空心球组成,以一种看上去不可能的方式相互融合。

鬼工球顾名思义,因其工巧“鬼斧神工”得名,其制作穷尽雕琢之术,精巧华丽、通透玲珑。象牙被制成层层相套的同心球层,由外而内,每层镂刻各式花纹,皆可自由转动。鬼工球常被视为南派或广式牙雕的代表作,“以玲珑剔透的镂雕技法闻名。”18世纪末,马戛尔尼使团抵达广州,欣赏到的广州牙雕工艺品中就有鬼工球。而早在上世纪初,中国广东牙雕艺人翁昭手工镂雕的一件24层“鬼工球”,就曾赢得巴拿马博览会金奖。

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辽宁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均有鬼工球收藏,但各大博物馆所藏皆为清中期以来的作品。大英博物馆这件吊坠鬼工球于清代道光年间广州制作,吊坠高46cm,其中鬼工球直径12厘米,内含18个同心象牙层。

08明代“赏善”判官陶俑这尊慈眉善目的女判官如真人大小,高1.48米的她手捧薄薄的“善簿”卷宗,记载着人在生前所做的善行。

中国传统民间信仰中的地狱判官,是的助手。地狱判官数量繁多,但主要分掌刑罚、掌善簿、掌恶簿、掌生死簿四大判官。掌善簿的赏善判官,并非位最高权最大。其身穿绿袍,温婉可亲,沉稳内敛。手持“善簿:中尽录人人生前的行善资料,判官按行善程度的大小和数量的多寡一一给予奖赏,遣入轮回。

不远处,其实还有另一尊高约1.6米的“罚恶”男判官。

其腋下所抱的“恶簿”明显更多更厚,或许在判官眼里,世人行善少而造恶多。

09隋代大理石阿弥陀佛像矗立在大英博物馆楼梯空隙之间的这一尊白色阿弥陀佛像,堪称整座博物馆中最大最雄伟的佛像。佛像整体由大理石雕刻,高5.8米,重约2吨。佛像面容俊秀,双目微启,双唇紧闭,微露一丝浅笑,披通肩式袈裟,长裙束腰与胸前系结,由于采用浅浮雕手法,通身袈裟折纹更显简练。佛像的双手虽已丢失,但其右手臂上抬,左臂平出略向下,仍可判断出佛手姿势应为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施与愿印。

10明代铜铸真武像这尊真武像是现存最大的铜铸真武像之一。真武又称玄天上帝、元圣仁威玄天上帝,被认为是护国安邦之神。这尊真武大帝整体为铜制,原有鎏金、彩漆装饰。塑像长须披发,身着铠甲战袍,战袍正面有龙纹装饰,他左手施真武印,即无名指和中指向前伸出。

明代建国初期,对内平稳政局以及对外安定边疆是明的当务之急。永乐皇帝将他在靖难之变中的胜利归功于真武大帝的庇佑。因此这一时期,崇拜真武之风不仅在宫廷内盛行,在民间也达到鼎盛。真武被认为是护国安邦之神。

从1412年起,永乐皇帝下令在武当山顶峰大规模的修建宫观庙堂供奉真武大帝。明代早期的真武像,据说即以永乐皇帝为原型塑造。

……顾恺之《女史箴图》大英博物馆馆藏敦煌壁画元代大维德青花花瓶

热点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