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网店“灵活就业”的奇葩操作青岛一所民办本科院校的大四学生陈玲和她的九位同学,就是这样实现了“灵活就业”他们在一个购物App上注册了十个网店,卖一些无关紧要的物品。从拍摄、上传商品图、找人下单,到拿到证明,从“无业”到“就业”,他们只花了不到10分钟。
二、辅导员为提高“就业率”出奇招辅导员为了完成学校下达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任务,不惜以开网店、挂空壳公司等方式为未就业或拟升学的学生“找”出一个“灵活就业”的名义。就连考研“二战”的同学也未能幸免,有些同学在系统中勾选了“不就业拟升学”,后台没有通过审核。辅导员在班级群提醒,不能这么填,要填就业才行。
在陈玲看来,“脾气暴躁”的辅导员比“慢慢来”的父母更关心她是否就业。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指标的失真与改进对于在毕业前落实就业的问题,有专家认为,国际通行的做法应该是看毕业生毕业后一段时间内的就业情况。“很显然,后者更为科学合理,也就是说,我国的就业率指标考核体系从设计上就存在问题。”教育部也多次提出,严禁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造假。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得层层加码向辅导员摊派就业任务。
有研究员分析,这与就业率成了“指挥棒”有关。将就业率与专业设置、经费拨付、行政考核、下一年度的招生人数挂钩,作为对各级和高校的考核指标。于是出现高校软硬兼施让学生用“就业证”换“毕业证”,各种形式的高校就业率造假屡禁不止。
为了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真实性和质量,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比如,完善和规范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和核查制度;调整和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指标考核体系;加强和改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只有这样,才能让高校毕业生真正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