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平许玮甯新剧《第9节课》,一些死去的记忆再次袭击我。
剧中女教师和男学生的爱情戏份十足大尺度。
吻戏,有;床戏,有。
够禁忌够吸睛,但,远远不及同题材的古早日剧《魔女的条件》动人。
在不少剧粉心中,《魔女》是一部难以复刻的经典。
彼时松岛菜菜子26岁,泷泽秀明只不过17岁,两人正值颜值巅峰,角色仿佛是为他们量身定制。
加上16岁的宇多田光创作演唱主题曲《FirstLove》。
两相成就之下,不仅专辑在日本创下至今未被打破的销售纪录,《魔女》也摘下了当年收视桂冠。
不久前《FirstLove》出现在日剧《初恋》,甚至引发剧粉不满,掀起又一波《魔女》重温潮。
请把《FirstLove》还给《魔女》算一算,今年是《魔女》开播第23年。
师生恋题材本不易被大众接受。
为何它能在保守的90年代杀出一条生路,并至今仍被后人奉做经典?
皆因,这绝不只是一段禁忌的爱情。
这其实是每个人的故事。
自带避讳属性的师生恋题材,天然容易让观众反感。
要降低抵触情绪,角色得有足够讨喜的个人魅力。
但《魔女》并非从讨你欢心开始,它先让角色披露最脆弱的部分,让你生出同情和怜悯。
女主未知的出场,是很不明媚的。
清晨,男友还在呼呼大睡,她却已经醒来。
在凝视什么?
一只在浴室门上爬行的壁虎。
壁虎喜阴,通常出没在潮湿的地方,但此处它比喻的不是房间,而是女主。
未知已经习惯一种阴郁的生活很久了。
她的父亲在教育部身居要职。
母亲曾是一名杰出的钢琴家,婚后却因丈夫放弃了钢琴,过起相夫教子的生活。
在这样家庭长大的未知,从小就被教育听话和服从。
女孩子应娴淑有礼。
但凡她有半分越矩的行为,父亲便会厉声呵斥。
女孩子还应以家庭为重。
父亲便自顾自替她张罗在高中教学的工作,以便她婚后能立即辞职回归家庭。
从生活起居到人生路向的选择,未知的一切皆由父亲决定。
换言之,她的人生不是她的。
心理学上说,一个人和父亲的关系,决定了TA和世界的关系。
被父亲这样对待的未知,早把“听话”二字刻烟吸肺。
男友向她求婚,只是从被窝钻出来递上戒指,极其敷衍,就好像吃准了未知不会回绝。
果不其然,未知点头说“好”
比起倾听内心的声音,她更害怕自己一旦犹豫,便会失礼于对方。
被学生霸凌,未知甚至顺从到没有一个老师样儿。
她软弱,无力谴责任何人,也不愿多生事端,只独自躲起来掉眼泪。
照纯爱故事的发展逻辑,这时定该有人出现为未知擦去眼泪,那人多半会是男主。
但《魔女》即便古早,剧情却并不老套。
男主光只是在未知哭诉“我不想上课了”时,对她说了句:那就消失吧老师偶尔逃个课,有什么关系这还是未知生平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
对一个长期遭受压制的人来说,当被告知“你的意愿是重要的,你可以决定自己的人生“,如同实现了自我苏醒的第一步。
但实际上,光的生活也并不明媚。
虽然家业殷实,但由于父亲早逝,他自小被母亲过分依赖,人生同样掌控在别人手中。
他即便不满,也没有拒绝的能力,只懂用叛逆逃避现实。
母亲监视他的生活,他扔掉手机;母亲要求他接管父亲留下的医院,他逃学打工,偷偷攒钱买摩托车。
他怂恿未知逃课,未尝不是在践行自己的逃避之道。
但未知会在他扔掉手机后帮他找回,告诉他我站在你这边,我们都不要再逃避。
他们的伤口长在同样的地方,身上却有让对方强大的力量。
一种双向救赎的宿命感。
主题曲《FirstLove》在正片中第一次响起,正是这样的时刻。
光受未知鼓舞,终于勇敢拒绝朋友的勒索,虽被胖揍一顿,却也从鲜血中初尝到自由的味道。
他们约定在“自由的国度”相见,未知的步伐坚定有力。
我不只从中看见爱情,更看到两位同盟战友对周遭反叛的宣言。
他们在说——从现在开始,我要拿回我的人生了。
凡是抗争总要流血。
何况光与未知的爱情,在世俗眼光里是不洁,甚至龌龊的。
注定要遭围猎。
但至今我仍记得的是,在一切失控之前,他们的爱也曾轻盈如春风拂柳,美好如樱花盛开。
最叫人心动的莫过于第三集。
未知被流言中伤后又变回从前一样软弱,伤了光的心。
但也是她,再次勇敢奔向光,说出那句确认关系的“我喜欢你”
光用比未知更大的力气抱紧她、回应她,刚刚还在撕裂的伤口,瞬间便不药而愈了。
还有一次两人已经濒临放弃的边缘。
未知牵起光的手在众目睽睽下奔跑,光得以重新勇敢起来。
一开始是未知跑在前面,光跟在后。
直到学校和盛怒的母亲被远远抛在后面,他们仍不知疲倦地奔跑着。
像是前方真有“自由的国度”在等着他们。
“自由的国度”作为《魔女》最关键的意象,在剧中多次出现。
它并非指具体某个地方,而是指任何一个不存在规训和教条的地方。
但无论光和未知跑去哪里,审判的眼光总是如影随形,“自由的国度”似乎并不存在。
始终不遗余力对他们做出审判的,是光的母亲。
出于妒忌,她把罪名安在未知身上,向学校控诉是未知迷惑了她的儿子。
他们相爱的消息因此从校内传至校外。
不论未知的上司、同事、学生,还是学生家长,无一不是对他们讥讽嘲笑,咬定他们之间是色诱关系。
甚至有男学生以此断定未知私生活混乱,把她骗进黑屋子欲行不轨。
但即便如此,那时的光和未知也是赤诚天真的。
甚至有点过分天真。
他们相信爱就是爱,未知甚至在朝会上公然对光表白,做出更出格的举动。
真正让他们信念动摇的,是爱开始变得沉重不可承受。
他们越是相爱,彼此越被伤害。
他们越是坚持把人生掌握在自己手里,身边的人越是痛苦。
未知的父亲放话断绝父女关系,被气进了医院。
光的母亲在他被骂“不知羞耻”时,弯下腰来一遍遍向骂人者道歉。
他们即便再爱对方,也无法再像最初一样毫无负担地在一起了。
令人心痛的一幕是,在与外界顽抗一段时间后,他们终于绝望地发现:继续走下去的唯一办法,不是中途妥协回头。
而是彻底站在世界的对立面。
他们双双丢弃身份。
一个辞去工作,一个从学校退学,恢复到只是男人和女人的关系,重新开始生活。
但比这还要残酷的是,所有的审判却并没有终结。
因为师生恋关系,未知被应聘的学校拒绝,只得从事体力活维持生活。
光的母亲仍不依不饶,开始对未知进一步打击报复,以诱拐罪把她送进了监狱。
未知在监狱里受尽羞辱。
她被假设有精神问题、恋少情结,精神科医生一遍遍质问她:无法和成年男性吗常看的东西吧光却被警察当做无知少年保护起来。
原来问题的根源不在身份,而在性别。
设想一下,如果在这段关系中,男性一方是老师,而女性一方是学生,有人会质疑老师色诱、有精神问题吗?
承受最多羞辱的必定还是女性。
因为爱情意味着自主和自由。
在一个把女性当做男性附庸的社会里,女性没有追求爱情、让心爱的人幸福的资格。
一旦她脱离未婚夫的“看管”,违逆父亲的指令,那她无论以什么身份爱谁,都是错的。
若是她不认错,社会自有一套规矩。
借身份、借年龄、借道德,往上码起层层巨石,让她无法喘息,让她因自责而误认为自己有错。
这是一场盛大的PUA。
到头来只为做出最无情的审判:你的人生不是你的。
但其实真正错的,是这个没有断乳的巨婴社会。
心理学分析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有一组很著名的概念——共生和分离。
国内的武志红老师在研究巨婴现象时,又在此基础上提出过一个概念——病态共生。
私以为《魔女》之所以成为经典,便在于故事焦点还控诉了病态共生是如何吃人噬血的。
说到概念,或许有人开始头疼。
但其实对于生活在东亚社会的大家来说,这并不难理解。
所谓病态共生,简单讲即是指,人在成长过程中未能和原生家庭分离而引致的一种不健康亲密关系。
分离为什么难?
往往是父母一方拒绝分离。
剧中未知的父亲尤为典中典。
就像现实中很多没有活出自我的巨婴,他的人生不甚如意,便通过控制,从下一代身上吸血。
要求孩子走自己走过的路,过自己规划的人生。
一旦他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便以爱之名“绞杀”孩子的自我。
把孩子当做所有物,而不是独立的个体。
但我更想说说光的母亲,一个非常规且更具毁灭性的案例。
通常情况下,当一个母亲得知孩子情窦初开,如果有顾虑,无非也是顾虑他会否受到伤害。
但光的母亲是如何警告未知的?
如果这孩子不在我身边我就活不下去了我绝对不会把小光交给你这无论如何都不像一个母亲会说的话,更像情敌的较量。
但说她恋子也是不准确的。
她为了让光忘记未知,曾做过一件不可理喻的事:花钱替光购买务。
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是一体两面,你的人生只能由我支配。
你只可以爱我挑的人,其他不可以。
看,一个被控制欲吞噬的,把精神全然寄托在孩子身上的,可怜可悲的母亲。
在她看来,孩子每一次渴望分离的举动,都是在背叛她、抛弃她。
她压制、逃避。
若对方势必要拿回自己的人生,与她实现分离,她便以性命相要挟,甚至和孩子一起毁灭。
病态共生发展到极端可变做,可怖到这个地步。
但更可怖的是什么?
巨婴在变做巨婴之前,也是受另一个巨婴“绞杀”的受害者。
这不是一代人酿成的错误。
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自我和生命没有得到舒展的结果。
要想结束循环,唯一方式便是背叛。
就像光和未知所做的。
对“绞杀”说不,拿回自己被操控的人生,哪怕要与世界发生惨痛的决裂。
不过准确来说,剧中真正的抱薪赴雪之人,只有未知。
尤其在她有了身孕之后,她的勇敢便是不计代价的,她的背叛便是彻底果决的。
后期甚至果决到看上去有些无情。
当她发现光因母亲自杀未遂而变得踌躇,她甚至在爱与自我间做出取舍,背叛了光。
决定就算独自一人,也要抗争下去。
但也正因背叛得足够彻底,她的人生才借由分离得到了重生。
甚至感化身边的女性,使得母亲终于做出离婚的决定,被家暴的女学生走出阴影.
就连光的母亲,也在故事的最后幡然醒悟:对孩子最好的爱是放他翱翔。
到这,其实已无需多言《魔女》为何难以复刻。
你甚至很难找到平替。
大部分剧拍禁忌之恋,爱与自由总是最顺手和讨巧的主题。
但《魔女》走得更深更远。
它是个体的胜利,自我的胜利,女性的胜利,下一代的胜利。
哪怕23年后的今天,也没有多少作品能凌厉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