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中郎将和太守哪个官大(虽位居四品,却能权倾朝野:历史上的“中郎将”到底是多大的官?)

时间:2023-12-26 15:23:41阅读:

中郎将和太守哪个官大(虽位居四品,却能权倾朝野:历史上的“中郎将”到底是多大的官?)

古人有云:“今草玄已毕,此外复何言?”笔者高中时期曾潜心研究古汉语字词典,从中翻出“草玄”二字作笔名,取的便是“淡于势利,潜心著述”的志向。今日,笔者以本账号“中郎将”一词的由来作一番考究,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在《辞源》之中,关于“中郎将”一词的解释简洁而明了:“中郎将,官名,秦置。西汉时,皇帝的侍卫置五官,左、右三署,各置中郎将统率之。故有五官中郎将之名,仅次于将军。东汉时,又新增设东西南北中郎将,使匈奴中郎将等。建安以后,地方割据,自相署置,始多名号中郎将。唐代各卫多有中郎将,职位较低,宋初已成为虚衔,后废止。”殿中中郎将印从《辞海》中的解释来看,“中郎将”有实际权力的时期是在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皇帝的侍卫官,地位并不低。秦汉时期,中郎将的主要职责是率领诸郎“掌门户,出充车骑”,也就是说,担任宫廷侍卫是其本来的主要职务,正是由于这一点,中郎将作为郎官首领,地位十分重要,也容易得到皇帝的升迁。

苏武牧羊至西汉汉武帝之后,中郎将的职责范围得以扩大,比如汉朝名臣苏武以中郎将持节匈奴、司马相如以中郎将职位巡查四方、张安世以中郎将领兵打仗征战乌桓等等。到东汉中后期,中郎将领兵作战几乎已经成为家常便饭的事情,中郎将执掌兵权更是进一步提升了它的地位。

到了东汉末年,东汉十分腐败,人民不堪忍受爆发“黄巾起义”,这就导致东汉先后委任卢植为北中郎将、董卓为东中郎将领兵讨伐起义军。黄巾起义失败之后,董卓专政,天下群雄并起,这就导致“中郎将”这一名号迅速泛滥,比如曹操曾经封曹洪为扬武中郎将、任命任峻为典农中郎将等等。

由于此时东汉已经名存实亡,不可能赋予中郎将以实权,因此这就导致能够割据一方的豪强们将“中郎将”这一官职分封给自己的亲信,一方面为了笼络人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彰显与朝廷的关系,因此中郎将这一官职备受当时各大豪强的喜爱。

那么在三国时期,中郎将的地位大约有多高呢?我们通过一个史实例子就能可见一斑:三国游戏题材之中的崔林立绘而从曹魏黄初元年的一份都督委任表之上,我们也能看出当时中郎将的显赫身份:曹仁:车骑将军,假节,都督荆、扬、益诸军事;曹休:镇南将军,假节,都督扬州诸军事;夏侯尚,征南将军,假节,领荆州刺史,都南方诸军事;曹真:镇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诸军事;夏侯楙:安西将军,持节,都督关中诸军事;吴质:北中郎将,使持节,都幽、并诸军事;臧霸:镇东将军,假节,都督青州诸军事。

三国游戏之中的吴质立绘由此可见,吴质担任北中郎将,但其实际权力却和诸将军相媲美,而且七个都督之中,只有吴质一人是“使持节”在这里笔者需要向大家普及一下“持节”、“假节”和“使持节”之间的区别,它们虽然从地位上来说并没有什么差别,但在实际处罚官员时,却也有着细微的差别:持节:平时可以杀没有官位之人,战时可斩杀两千石以下官员;假节:平时没权力利处置人,战时仅可斩杀犯军令的人。

使持节:平时和战时都可以杀两千石以下的人。

由于吴质可以随意斩杀两千石以下的官员,所以就连此时担任地方刺史的崔林也对吴质十分畏惧,这自然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著名历史学者阎步克教授曾经在自己的著作《品位与职位》一书之中如此阐述将军职位与品级之间的关系:“魏晋时期,官品之中上将军占据第一至五品,具体如下:一品,大将军;二品,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四征四镇大将军;三品,四征四镇将军、四安将军、四平将军、征虏、龙骧、辅国将军;四品,宁朔、建威将军、东西南北中郎将。”魏晋南北朝时期,尽管四中郎将权贵显赫,但最高品级只有四品。尽管如此,四中郎将的地位却有增无减,因为这一时期的中郎将凡是担任地方都督职务就必“持节”,持节都督一般担任地方刺史或者太守职务,在地方上又有兵权,可谓是位高权重。

影视剧之中的梁武帝然而你从南朝梁武帝萧衍即位之后,为了削弱中郎将在地方政治上影响力,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梁武帝曾经于公元507年一度废除四中郎将职务,后来虽然一度复职,但其地位已经从地方开始渐渐向中央靠拢;此外,梁武帝进一步推动四中郎将轮流守卫京师,进一步收束四中郎将的地方权力,使其渐渐向中央靠拢,便于节制。

梁朝灭亡之后,陈霸先又进一步削弱四中郎将的权力,使得四中郎将之中,唯有东中郎将的地位达到极致,而以往权位显赫的其他三方中郎将甚至都没有任职者,逐渐退出舞台,当然东中郎将地位的显赫也彰显出陈朝立足于江东豪强的时代特点。随着陈朝的灭亡,四中郎将这一职务的光辉时刻也渐渐消失,最终消失在了中国的政治舞台上。

热点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