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皇甫家都很富吗(吴地)

时间:2024-01-28 09:53:22阅读:

皇甫家都很富吗(吴地)

皇甫家那些事儿皇甫家最初从安定迁来长洲,居槐树巷。为什么会千里迢迢落户到江南来呢?明、清两种《长洲县志》约略透露说,皇甫家远祖代替大户人家征召边陲,“至二千石”,《史记》中常见这类记述。邵宝《吴皇甫氏宗韩祠记》说,吴门宗韩祠供奉的是安定唐工部郎中皇甫持正,他是韩愈的门人,也是苏州皇甫家的远祖。宋时,皇甫家有位提刑随宋室南渡,“遂于长洲籍焉”提刑是宋代分管司法监察的官员,皇甫家这位南渡的提刑成为苏州始祖。

皇甫家最初迁来长洲,居槐树巷。

黄鲁曾《续吴中往哲记》记有四兄弟曾祖父皇甫通事略,说他少年孤哀,“惟以织室营生,立信尚实”皇甫通至少有三个弟弟一个妹妹,一大家子全由他操心。有一个弟弟做生意欠了人家的钱,皇甫通将弟弟拦在大门外一顿揍,命速去还人家的钱。因为实诚守信,在商界传开,大家都愿意与皇甫家做贸易,家道就此富裕起来了。皇甫通还热心社会事务,经常出钱出力帮助乡邻。有土豪想霸占寺庙僧地,皇甫通出面力争,保住了。有人竟瞎讲父母过世,皇甫通立刻捐赠棺木,还说“不用核实了”有乡邻借债娶媳妇,皇甫通不仅掏钱帮忙,还告诫知情人:“不要让人家新娘子知道这事儿。”黄鲁曾与兄长黄省曾皆吴中名贤,皇甫家的中表兄弟。皇甫兄弟还是明嘉、隆间《长洲县志》的主要修纂人,记述当不会太离谱。

皇甫通淳厚的品性受到全家敬重,“凡弟与弟媳出入必侍立行礼,敬之如父如舅焉”而且子孙也深受影响。到孙子皇甫录,皇甫家开启了两代人近五十年的科举盛事。

皇甫录,字世庸,《明史》仅记了三句话:弘治九年进士。任重庆知府。生四子:沖、涍、汸、濂。检《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皇甫录中二甲第十九名进士,名次蛮靠前的。《[乾隆]长洲县志》简要记述了皇甫录的经历,说他中进士后先到礼部工作,因为认真钻研国家典籍、前朝制度,为领导器重。以礼部“中层干部”调任重庆“一把手”,后又转任夔州知府。《[隆庆]长洲县志》等多种史料说是“顺庆”反正下面做的事情是一样的,那里山寇肆虐,其他地方官兵都不敢出动,只有皇甫录率领本州队伍奋力剿灭。在地方官任上干了十八年,皇甫录解甲归田。

据《吴门补乘》记:“近峰别业,在虎丘旁,明顺庆守皇甫录所筑。”皇甫录晚年在那里著述以为乐,书皆以别业为名,有《近峰闻略》《近峰集》等。但他最好的作品就是四个“并好学工诗”的儿子。

一官憔悴世途难明嘉靖七年乡试,皇甫家长子沖和三子汸同时中举。第二年即嘉靖八年会试,皇甫汸再接再厉,一举登进士第,成为四兄弟中第一人。仅过三年即嘉靖十一年,二子涍中进士。嘉靖二十三年,最小的儿子濂也登进士榜。“皇甫四杰”声誉鹊起。

老大皇甫沖,字子浚。《明史》说他“善骑射,好谈兵”,很有点边陲遗风。还说“遇南北内讧”,子浚撰写了《几策》《兵统》《枕戈杂言》等书有数十万字。嘉靖朝的“南北内讧”是指什么事情呢?《列朝诗集小传》作了解读,即“大同兵变”、蒙古俺答大举南侵、海寇突起,都是嘉靖年间的大事。有兴趣的读者可去翻阅《明史·世宗本纪》,这里不赘述。

钱谦益说,弟弟们先后中进士,大哥压力巨大。但子浚“蹭蹬二十余年”,去世时仍是举人。而他的三个弟弟在官场遭遇各种困挫,竟都以黜官贬官终结仕途。

先要说几句明代的官员考核制度,因为皇甫兄弟都是这样被罢官的。检《明会典》,国家考课之法,内外官满三年为一考,六年再考,九年通考“黜陟”即决定升职或罢免,俗称“大计”另有“朝觐考察”,洪武十九年规定每逢丑、辰、未、戌年为朝觐年,外地官员要进京述职,同时接受考察。

老二皇甫涍,字子安,家住孔副使巷。进入官场后初授工部主事,后调任礼部。又任礼部仪制司员外郎,升主客郎中。检《明会典》,仪制司的工作主要是掌管礼仪、宗封、学校、科贡等,老三皇甫汸,字子循,号百泉,家住三太尉桥,筑月驾园。他七岁就能作诗,“名动公卿”中进士时年仅二十六岁,是四兄弟学霸中的学霸。授工部主事,相当于现今的县处级干部。少年得志,《明史》用“沾沾自喜”来描述子循此时的状态。结果就此被贬为黄州推官,这个地方苏东坡降职时去过。后来好容易回升为南京吏部稽勋司郎中,相当于正厅级,又被降职为开州同知,也是朝廷开恩平调处州府同知,擢升云南佥事。这个职位和二哥平级。结果大计中和二哥一样丢了乌纱帽。所幸子循的性格与子安完全不同,《明史》评价他“和易”即很好相处。又“近声色,好狎游”,活得欢乐通透,八十岁去世,是四兄弟中最长寿的。

皇甫涍郁闷死,同科进士蔡汝楠写了一句千古哭诗“一官憔悴世途难”皇甫汸丢官,李于麟有送别诗云“天涯宦迹左迁多”

乾隆长洲县志载,皇甫家自安定迁吴,也有说从真定迁吴。

吴下诗名诸弟少诗学诗话是一门很专业的学问,报章只能择要简述。

皇甫汸自己梳理了皇甫兄弟们诗风的流变,说起自《诗经》,转而《乐府》,诗宗江南,又从北学,最后落脚杜甫。并自评道:“有志摹古,而力不逮。心耻时尚,而薄不为。”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卷九十八评价道:“皇甫涍特工五言,至七言近体,薄不多作。”皇甫涍《席上送子循弟》离樽日南至,行役鲁东门。

海徼云千里,寒城雪满原。

听歌仍有泪,执手已无言。

何异飘飘雁,年年别故园。

皇甫濂《送子循家兄赴严相公召修志袁州》江水去悠悠,征帆不可留。

一尊相送尽,千里共含愁。

云树依残日,霜笳动早秋。

犹怜览风物,书记在袁州。

皇甫汸名声最显,与皇甫涍一起列入“吴郡名贤”榜。困惑的是,四兄弟之后,明清进士榜上再没见到皇甫家的后人,所有家宅今皆无存。

热点知识推荐